陛下隆恩,关乎自家亲人健康,无不感念。尤其是家中有年老父母或体弱妻女的官员,更是对此举深表欢迎。民间亦有所闻,虽觉新奇,但多赞新帝仁德,体恤臣子竟至如此细微之处。
接下来的几个月,女医署的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而夏玉溪则在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第一步是选址与建制。 夏玉溪亲自与内务府官员踏勘了几处宫苑,最终选定了位于西六宫一侧、相对独立僻静但交通尚算便利的“静怡苑”作为女医署衙署。她亲自参与规划,将苑内房屋划分为诊室、药房、授课堂、女医住所等功能区,力求实用、整洁、安静。同时,她与礼部、内务府反复磋商,确定了女医的品级、俸禄、服饰(设计为淡雅稳重的青蓝色宫装,区别于普通宫女)等具体事宜,确保其地位得到尊重。
第二步,也是最为关键的,是选拔。 夏玉溪深知,女医的品德与医术是此举成败的基石。她与苏嬷嬷、太医院院判共同制定了极其严格的选拔标准:
1. 身家清白:须为三代良家女子,身世清楚,需有当地官府或有名望的士绅作保,确保忠诚可靠。
2. 品行端方:需由保人出具品行证明,并由内务府派员暗访其邻里,确认其性格沉稳、口风紧、懂礼仪、能守密。有不良嗜好或家族有劣迹者,一概不取。
3. 具备基础:来源多样化,包括:
* 医官世家之女:自幼随父兄习医,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通晓文墨的官宦夫人或士族女子:有一定文化基础,自愿服务,经过系统培训后可胜任。
* 民间确有医术的寡妇或女子:如草药婆、接生婆中技艺精湛、品行良好者,给予机会。
* 心灵手巧、有志于此的官婢:经主子恩准,脱籍后参加选拔,作为激励底层的一种方式。
4. 通过严格考核:由太医院院判亲自牵头,组织数位资深太医,进行笔试和面试。笔试考核基础医理(《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典籍要点)、药性知识(《本草纲目》常见药材)、常见病症辨识;面试则考察应变能力、沟通技巧、以及最重要的——仁心仁术的态度。
告示通过京兆府和五城兵马司张贴出去后,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报名者远超预期,达百人之多。夏玉溪亲自参与了最终的面试环节。她坐在屏风之后,仔细观察每一位候选人的言谈举止。她并不一味追求高深的医术理论,更看重那份耐心、细心、以及对病患的同情心。她会问一些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