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一个谜团。凶手为什么要在糖画旁留下植物种子?是意外掉落,还是故意为之?
“周队,”邢从舟忽然说,“我觉得这个凶手很不一般。”
“哦?为什么?”
“他的一切行为都显示出极强的计划性和控制欲。”邢从舟分析道,“选择特定的杀人方式,布置密室现场,留下精心设计的线索,甚至计算好了线索消失的时间。但他又愿意冒险在现场多待那几分钟放置糖画,说明这件事对他非常重要。”
老周赞同地点头。这种凶手的心理往往比冲动杀人的罪犯更加复杂难测。
“而且,”邢从舟继续道,“他选择糖画这种传统工艺品作为信息载体,说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很了解,甚至可能有某种情感联系。”
老周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邢从舟的分析为他勾勒出了凶手的大致轮廓:一个有计划、有知识、可能有着特殊文化背景的人,作案动机可能与古董交易有关。
“明天一早,”老周掐灭烟头,“我们重点调查赵乾的古董交易圈,特别是那些可能使用‘隼’作为代号的人。”
邢从舟点头,目光却不离手中的证物袋。那摊已经完全融化的糖渍在路灯下泛着浑浊的光泽,仿佛还藏着什么未解的秘密。
回到局里,已是凌晨三点多。邢从舟却没有回家的意思,他将证物交给值班的技术人员后,就直接去了办公室。
老周理解这种破案的迫切感,尤其是对邢从舟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他没有阻止,只是嘱咐了几句,就先行离开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邢从舟一人。他从档案袋中取出现场照片,一张张铺在桌上,然后又取出暗格中发现的账本复印件,开始仔细研究。
账本中的交易记录令人触目惊心。赵乾经手的古董价值远超正常范围,而且很多都是国家限制交易的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买方和卖方使用的都是代号,除了“隼”之外,还有“青瓷”、“墨玉”、“金石”、“朱砂”等一系列看似随意却可能别有深意的代号。
邢从舟特别注意到,“隼”这个代号出现的频率最高,而且交易的都是最为珍贵的物品。从记录来看,“隼”似乎是赵乾最重要的交易对象之一,也可能是最为神秘的一个。
那么,今天的凶杀案是否与这些非法交易有关?凶手是“隼”本人,还是与“隼”有关系的其他人?糖画留下的隼造型,是凶手的签名,还是对“隼”的栽赃陷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