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大半日,新得之功法已是了然于心。
顾元清这才开始真正的修行,浩荡真元穿行于体内,借助御物之力,调整着细微之处。
只是修行片刻,他便感觉新的功法比之以前的玄妙之处。
这些细微的调整,让真元运转速度竟似快了两分,所诞生之真元也精纯了一丝。
集合两界道途,去芜存菁,虽只是一点改变,但所得之收益却是不小。
而且,顾元清原本的修行功法,便是道衍所得,是多种世间顶尖道统推演而来,本就是最为顶尖的层次,原本每一点改变都是千难万难,所以,别看这次只是许多细微调整,也可看出,另一个世界的功法对顾元清帮助之大。
在御物之力下,改变的运行线路逐渐被固化,不断的运转中渐渐的成为本能,无需心念推动便可自然而然的沿着新的线路运转。
而此时,顾元清才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观想法上。
观想法是九域神州的功法根本,经过推演之后,将其融入顾元清本身功法之中,作为其中一环扣入。
从这也可看出道衍的神奇之处。
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途,其中定会有相互冲突之处。
观想图和修行法,互为表里,如同是精密咬合的齿轮。任何一方变化,都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就如同,观想至阳至刚的根本图,却修行阴柔、绵长心法,阴柔法力便会与观想图的至阳道韵相冲。
轻则,意境反噬,神魂受损,真元失控,有走火入魔之危;
重则,道韵冲突,根基动摇,前路断绝。
即便两种道韵并非对立,但若本质不同,长期错配修行,会导致力量斑驳不存,于更高境界,便也再无指望。
顾元清修行万道,或许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但若是观想图所得之意境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神魂力量,乃至说神魂对外界大道的亲和。
而道衍之后的功法,则会将这种偏颇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总体来说便是最为有利顾元清的改变。
他将心神沉入识海,识海之中巍峨北泉山影依旧,或者应该说,是整个北泉洞天的虚影。
这一座虚影其实也算是顾元清观想所得,从最初的一座数百丈之高山,最终成为一方洞天。
进入山时,他以身丈量北泉山,最终将形态勾勒而出,与整座大山建立紧密的联系。
最初之时,只是若隐若现的虚幻之物,到现在凝练犹如实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