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随时都有可能为此牺牲,但为了填补祖国科学考察的空白,他们都将生命置之度外。”
兴许是某些话触动了心弦,赵留辉的语调变得低沉而坚定,他眼神中有些光芒在闪动,分明是在为自己的这些兵而骄傲。
“是啊,赵记者,你可能不敢相信,在接受任务以后,‘J121’船上就准备了裹尸袋;有人给家里寄去自己的照片;还有人悄悄写好了遗书。”
“我们这有一位年轻军官,他的父亲也是海军舰队的指挥员,出发前老爷子不幸因病去世了,在弥留之际,这位戎马倥偬的红军老战士特别嘱咐自己的儿子,说:‘到南极去是他多年的愿望,可惜去不成了,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到南极,撒在南大洋。’”
一旁王参谋的补充让赵阳大为震惊,与“J121”船不同,“向阳红10”号船上的队员们大多是专业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医生护士和记者。
所有人虽然都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准备,但并没有多少会将这趟南极科学考察之旅与生命危机画上等号。
而这些海军官兵们并不是这样想的。
早在上船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冲锋在最危险、最重要、最容易牺牲的第一线,随时都能够为了保护科学家、保护技术人员、保护建设成果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军人,这就是中国海军。
送别了还有其他工作要处理的赵刘辉,王参谋接过了带领赵阳继续深入了解“J121”船上故事的任务。
他的年纪并不大,最多也就三十五六,但那股子沉稳和坚韧的气势,甚至让赵阳怀疑他是不是曾经上过真正的战场。
“你不是部队里的,用不着这么拘谨,叫我王哥就行。”
王参谋看出了赵阳的紧张,在大致介绍完船上的主要设施和功能后,便将他带到了餐厅,倒上一杯冰凉的茶水,示意可以开始采访。
“好的,王……哥,那我就不客气了,想问一下从上海出发到现在,‘J121’船有没有遇到过让你特别记忆犹新的感人事迹,或者是遭遇的险情?”
赵阳的问题很有针对性,王参谋稍加思考便有了答案。
“你看外面的大海,风平浪静的,但其实就在抵达赤道海域的五天前,‘J121’船遭遇了一个巨大危机,哪怕到现在为止,警报依然没有解除。”
王参谋的话瞬间就引起了赵阳的好奇心,钢笔在他的手中划动,笔记本上立马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标题——《无法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