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核心力量不松懈,让加速的力量能穿透整个身体。
这难怪赵昊焕会夸奖她。
的的确确是做得好。
在女子项目上。
陈娟现在类比的可不是周兵。
起码也是谢正业。
或者是比谢正业弱一个级别。
毕竟她还没有拿过大赛的200米奖牌。
周兵,即便是突破了20秒,现在也就是个决赛选手。
已经到顶了。
冲击奖牌。
那是梦中才能做的事。
不过,到了弯道途中跑,几个运动员都开始发力。
尤其是阿霍雷和弗雷泽。
甚至已经开始呈现逐步赶超陈娟的态势。
只见弗雷泽的身体倾斜角度达到稳定状态,整个躯干与地面形成一个精准的锐角。
此时她的步幅开始自然扩展,不是靠刻意拉伸腿部,而是源于蹬地技术的优化。
左脚蹬地时,从脚掌内侧到脚跟的发力顺序清晰。
小腿肌肉收缩的瞬间,大腿顺势向前摆动。
髋部的送展幅度与步频完美匹配,既不拖沓也不过度。
右脚落地时,脚掌外侧先触地,随即向内侧滚动。
这个滚动过程像一个缓冲的弹簧,将落地的冲击力转化为下一步蹬伸的预备力量。
弗雷泽的确是女中豪杰。
她的弯道摆臂的不对称也在此阶段达到平衡临界点。
左臂摆动幅度虽小,但频率更快,每一次向前摆动都带着短促的爆发力。
右臂摆动幅度稍大,但更注重连贯性,向后摆时肘部自然伸直,借助背部肌肉的力量将摆臂的惯性传递到髋部。
这种“小而快”与“大而稳”的搭配,让身体在弧顶处的离心力最大时,依然能保持稳定的推进节奏。
她的头部始终保持正直,视线平视前方,颈部肌肉放松,避免了上半身的僵硬,这种整体的松弛感反而让力量传递更流畅。
仿佛整个身体就是一个高效运转的动力系统。
这些操作流畅无比,一气呵成,仿佛身体的本能似的。
让她在弯道途中跑,开始建立明显的优势,超越所有人,开始领跑。
阿霍雷也不闲着。
步伐同样越来越快。
看起来启动的问题已经渐渐调整过来。
也开始慢慢追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