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和自己同层次的选手来说,如果你跟她没在一个层次上,那么她的这些缺点在你面前都不是缺点。
因为被小鹰国交接的时候反超。
暂时落到第4位。
甚至德国队这一棒交接都做得不错。
看起来优势被迅速缩小。
但是没关系。
孔令薇也有自己的强项。
只见此时她的左脚正处于腾空阶段,借着身体向前的惯性,右脚落地时直接将步长从预跑阶段的1.6米拉至1.75米以上。
这个“半步加速”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髋关节的转动幅度比常规起跑时增加8度。
就是为了确保拿到接力棒后,自己腿部蹬地时的发力方向可以完全向前。
孔令薇与这些选手相比,技术优势在于“均衡性”——步频、步长、摆臂、传棒的各项数据虽非单项最优。
但没有明显短板。
且各技术环节的协同效率不错。
她这一棒只要不被拉开太多,甚至只要能够顶住守住第四的局面。
就够了。
毕竟牙买加和美国的这一棒,同样是能够打开11秒的高手。
所以她们才能够无所谓交接。
反正硬实力都能啃上去。
好在通过更好的交接技术抄到前面的小鹰国第二棒,她的硬实力今年也不过只有11秒35左右。
这就给了,即便是能够依靠交接反超过去,但也没有在纯跑动上占据优势。
毕竟咱们的交接也做的不是特别差,起码比以前那一批交接做的好多了。
也就是这两个小姑娘,第一次就跑大赛决赛。
多少有些不适应,经验不足。
才让交接的时候明显趋于保守。
毕竟还是害怕犯错。
这没有什么问题,多跑就会好的。尤其是好不容易进入决赛,与其犯错与其太莽,还不如稍微保守一点。
依靠纯跑动去接近就行。
进入直道加速阶段,她的步频提升呈现出阶梯式特点:接棒后第1至3步,步频稳定在4.5步/秒,让身体适应持棒奔跑的重心变化。
第4步开始,步频以每步0.1步/秒的幅度递增,至第7步时达到峰值,这种渐进式加速与牙买加选手凯伦·斯图尔特的“瞬间爆发”不同,她的股四头肌收缩力度从接棒时的60%逐步增至85%,避免了肌肉突然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