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美抗东”这个外交策略,最核心的点在于苏联已经可以确定是三个国家里实力最弱小的一个,而且还有很大下降的空间。
德国和苏联必有一战,因此苏联之后的工业和城镇,大概率会受到冲击。
苏联政府现在很悲观,他们不认为苏联可以将德国人抵挡在国门之外。
苏联和德国阵营接壤的地方太过漫长,想学习法国人修建一条“马奇诺防线”也不现实。
同时,苏联的国土纵深相较于前世,情况也更加糟糕,西乌克兰,白俄罗斯部分国土没有拿收回,波兰也全面倒向德国。
这也意味着一旦和德国开战,苏联的列宁格勒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还有乌东工业区,因为缺乏缓冲,稍微失利就有可能变成前线。
而这三大工业区在苏联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不管人口还是工业都是最密集的地带,别说沦陷,哪怕是受到战火的波及,都是苏联不可承受之痛。
因此李维诺夫很是压抑的说道:“面对德国的进攻,苏联的处境只会雪上加霜,我们本来现在就和东非、美国有不小的差距,在经受过战火后,这种差距只有可能加大。”
“不过,有得就有失,我想这也是我们可以拉拢美国的一个重要前提。”
约瑟夫的眼神也变得黯淡了一些,他拿起烟斗狠狠抽了一口,会议室里充斥着浓郁的烟气,就像现在苏联高层们的烦躁沉闷的心情一样。
苏联计划委员会的主席梅日劳克,沉重的说道:“难道我们不能在军事上,尽可能的把德国人限制在三大工业区的西部么?”
他在质问的时候,也把目光看向苏联军方的高层们,约瑟夫也想听一听军方的高见,虽然他很清楚现在苏联的困境,可万一……
很遗憾,苏联军方的官员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直言不讳的说道:“这样很难做到,除非我们付出十分沉重的代价,但在战争初期也可能收效甚微。”
“三大工业区的位置太过靠近西部,尤其是列宁格勒工业区,除非我们能够控制住整个芬兰湾的两岸,否则的话,列宁格勒必然会直接受到战争的波及。”
“相较于德国,我们的海军终究实力太弱,而且力量也更加分散。”
苏联和德国不同,德国海军是一支完全现代化的世界海军,并且集中分布于波罗的海和德国大西洋沿岸,同时因为吞并了奥匈帝国,现在德国也有了一支地中海舰队。
波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