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七年的年关,大汉过得非常的潦草。
可乾元八年的年关,经历了灭亡李唐和收复凉州、西州两大胜战之后,今年的年关却无比的隆重。
皇帝特意召集各地臣子,趁这个年关的时候,皇宫之中设下宴席,既是为了庆祝年关,也是庆功之宴。
今年的年关,洛阳佳节,火烛彻夜不灭。
虽然没有烟花,但洛阳城的夜晚依旧被照亮了。
家家户户门前燃起了巨大的篝火,既是驱逐年兽的古老习俗,也是光明与兴旺的象征。
无数庭燎汇聚,将整个洛阳城都映照得红彤彤一片,蔚为壮观。
街上游人如织,孩童们嬉笑追逐,空气中弥漫着柏叶燃烧的清香和酒肉的香气。
今夜,天子下令,举国相庆。
同时,更是下令犒赏三军!
美酒、肥羊络绎送入各营,军中杀猪宰羊,架起大锅,同样举行着盛大的聚餐。
有功将士获得了丰厚的赏赐,铜钱、布帛、甚至土地爵位,荣耀非常。
将领与士卒同饮,缅怀战友,畅谈功绩。篝火熊熊,映照着一张张坚毅而喜悦的脸庞,粗豪的军歌响彻营地。
随着皇宫城楼上的一声钟响,皇宫之中的庆宴也随之开始。
麟德殿内,灯火通明,粗如儿臂的巨烛在灯台上熊熊燃烧,将大殿映照得恍如白昼。
青铜鼎中焚着珍贵的香木,青烟袅袅,馥郁庄严。
编钟磬石奏响庄重而欢快的雅乐,宫娥彩衣翩跹,如同穿花蝴蝶般侍立其间。
今夜是大过年的,这种庆祝的好时候,李翔为了不让气氛那么严肃。
因此,并没有穿隆重的冕服,而是仅着一身玄色常服,少了几分刻板的威严,多了几分英武与从容。
“众卿。”
李翔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乐声,传入殿下每一位文武重臣的耳中。
他举起手中古朴的青铜酒樽道,“遥望昔年,朕曾言,欲与诸公共建不世之功,复汉家之荣光。”
“今岁再看,东北已平,北患暂息,凉、西重归,南疆新拓……此间之功,非朕一人之力,乃在座诸位,文武并用,将士用命之功!”
“朕,敬诸位!”
声音落下,殿下群情激昂。
文武百官,无论是跟随李翔起于微末的老臣,还是后来归附的贤才,亦或是新近因功擢升的将领,无不激动地举起面前酒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