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就地选拔健儿、抽调精锐,重建的拱卫、辰卫诸军不同;挺击、射生诸军却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了完整的建制。
就因为,掌握这般国之重器的军伍,其补充兵员必须出自公室的旧有领地。比如广府境内,海南大岛、天南洲、交州等,公室世代统治的根本之地;而其中的军官、将校之选,更是优先择选藩臣子弟。
因此,在南海公室大举移驻北地,重建大梁朝堂之后,国朝大摄也在广府留下了,两营挺击、两营射生、骁飞一营。既是留司中看守宗庙、协理外藩的公室宗王,用以镇压地面、以备万一的基石之一,也是对总览广府军备防务的大都督,某种程度上的牵制和威慑。
当然了,在这个豪雨如注的夜晚,却变成了经营和筹谋日久的孝感王府,暗中发起反乱一方的杀手锏和潜在底牌。当然了,在明面上的宣称,还是平定广府的变乱;虽然在孝感王持之以恒的渗透和笼络之下,已经排除了大部分的异己;但却未能确保就没有意外故。
也是因为雨夜对火器的严重削弱,让各营最擅长的战术没法充分发挥。因此,无论是骑马代步的挺击营,还是全步卒的射生营,或是使用马上火器战斗的骁飞营;都被留在了上城的公室居城,或是留都行在的龙池诸宫中,待机以备万一。
直到前一刻,才接到来自王府的紧急号令,火速前往中城的留司,搜索和解救可能意外失联的世子一行。当然了,广府当下的豪雨如注,固然容易打湿了火器,却不意味着射生军的将士,没了火器就不会打战了。
需知晓,他们当初可是阵列如墙,一次次被迎面而来的西凉铁骑撞入;又一次次愈挫愈勇的将其击退,乃至绞杀殆尽的。虽然经过了后续的补充和整训,整体战力不免有所下降;尤其是派驻广府的五营,长久没有战事磨砺之下,不免有所磨损了锋锐;乃至持续抽走了一些老兵悍卒。
但依旧是广府内外,一等一的强兵劲旅;就算是近身的成群对阵厮杀,或是散做众多团伙的街巷乱战,也依旧是游刃有余而锋芒不减。
而作为营官的顾长卿,也是相比寻常营序的都尉、别将,高配两等的郎将资序。虽然此刻只带了一半/两团将士出宫应变,却有足够的信心;应对和压制数倍于己的敌手。
他同样也是公室的将门出身,在那场惨烈的关中大乱战中,带着武器、拖着伤员,乃至是同袍尸体;犹自保持着威慑性的战斗力,退下来的诸多小建制之一。因此,以养伤和编练新兵故,顺势差遣到了广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