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应该就是前两年启蒙读书的一批人,自认为学了几个字儿,就想要下场试试。
殊不知,完全就是给人送钱的。
“其实啊,这也不是坏事儿,等上两年,大家也就明白了,自然就不会再有今年发生的事儿。”
魏广德说道。
“那时候,怕是大部分孩童在启蒙后,都会离开公学谋生了。”
许国开口道。
“对,这才是当初我们推行公学的本意。
要的就是他们能看懂朝廷邸报和告示,这样朝廷下达的命令,百姓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才不会被地方上官吏蒙蔽。
朝廷三年才选二三百个进士,要那么多人读书干嘛?”
魏广德笑道。
徐学谟这时候又开口说道:“魏阁老,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今年闹出这事儿”
“无妨。”
魏广德一摆手,他知道徐学谟的意思,无非就是今年各地县试、府试的幺蛾子,会影响到院试,进而影响到今年的乡试。
这种情况,不利于朝廷开科取士。
“行文后,七月开始,各地受影响的府县马上开始县试,八月底府试,院试推迟到九月底。
至于乡试,十一月吧。
至于今科的举人,怕路途遥远赶不及上京备考,会试也推迟就是了。”
虽然这次地方上因为科举闹出大事儿,影响其实很恶劣,但朝廷只要补救得法,也能控制影响。
“至于具体时间,我有个想法,那就是各地府县把参加会试的学子集中,走车马驿,由兵部派员护送,准备车船,算好时间送到京城。”
其实,各地对于参加会试的学子,官府都会补贴一笔银子。
比如魏广德当初从九江出发进京赶考,是可以从九江府领到二十两银子和一辆马车,马车到京后归还驿站即可。
不过魏家自己准备马车,并没有用官府的车马,所以实际到手三十两银子。
当然,这笔银子其实是不够上京花费的,但确实有这个出处。
而魏广德这次显然是打算让兵部规划各地学子进京赶考的路线,由他们统一接送。
“因为运河上冻,南方学子走陆路,怕是许多人会受不了。
给他们两条路选择,一是陆路,二是海路。
云贵等地考生可去广西坐船北上,巴蜀、湖广等地考生走长江水道,从松江府坐海船抵京。
这些,到时候让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