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已经下船,登上本州岛,而他的注意力其实还是在清洲城方向,看织田氏大军是否会前来相助毛利氏家族。
此时的清洲城,因为明军登陆石见地区的消息,气氛也紧张起来。
羽柴秀吉和其他权臣在接到毛利辉元的求救书信后,这才完全搞明白明国的算盘,这是看中了佐渡岛和石见银山,打算硬抢倭国的财富。
这当然不行。
几乎没有争议,羽柴秀吉就和柴田胜家、丹羽长秀等人达成出兵救援的决定,并开始集结织田氏和附属大名的军队。
甚至对德川家康也下达了紧急动员令,不准德川家康保存实力。
同时,也把明军寇边的消息传递给远在关东的北条、上衫等大名,让他们也调集军队前往石见作战。
倭国的本州岛,从西向东的势力分布大致是毛利、织田、德川、北条等,他们的大军要前往石见地区,那必须经过织田氏控制的地盘。
不过考虑到二百多年前倭国全国奋力抗击蒙元入侵,这次织田氏和德川家都允许其他大名的军队经过他们的领地前往助战。
同时也通知了四国岛和九州岛的池田、岛津等家族,让他们也出兵支援长门。
可以说,随着明军攻势如虹,倭国国内的大名也开始全部动员起来,倭国各地都开始大规模征兵。
上次是集中在九州岛海岸的攻防战,此次则是明军已经登陆本州,必须要花更大的代价将他们驱逐。
而戚继光从登上济州岛开始,就不断巡视明军新占领的区域,对魏广德在京城制定的战略有了自己的看法。
当时没有这种亲身体验,所以很难发表自己的意见。
魏广德计划利用倭国的地形,把明军控制的边境布置在九州岛狭窄地段,利用水师装备优势封锁海面。
这样,明军不需要投入太多军队,就可以完成防御工事的布置。
说到底,大明的家底儿还是不足,胃口太小,一口气吃不下倭国。
只能选择逐步蚕食的办法,慢慢壮大在倭国的实力。
但是戚继光在南北两条战线游走后得出的结论是没必要保留厂门,大军可以直接完全控制本州岛西部,用水师封锁长门海峡,这样陆上只需要应对来自关系的织田氏和其他大名的联军。
“大帅,锦衣卫的信使来了。”
就在戚继光低头对着倭国地图发呆的时候,门外有亲兵进来禀报道。
“让他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