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异国作战,对情报的依赖极大。
前两天锦衣卫已经送来倭国各地大名发布战争动员令的消息,据推测此次倭国可能集结几十万大军。
只是军队集结还需要时间,在明军已经成功登陆的前提下,匆匆赶来作战反而不是好事儿。
据说他们的大名已经在清洲城秘密聚会,商议将美作地区作为大军集结地,各路大名的军队在集结完成后会先驻扎在美作地区,再制定作战计划和分派作战任务。
可以说,此次倭国失了先机,不像之前对抗蒙元进攻时,九州岛大名激烈抵抗为倭国其他大名援兵争取到时间。
再有“神风”相助,让倭国首次取得对抗中原王朝的大捷,极大的鼓舞了倭国上下的士气。
这么快又有消息传来,戚继光自然想知道倭国到底又有什么应对。
“拜见戚大帅。”
信使进来,先向戚继光磕头后,随即拿出手里书信,不过随着书信一起的,还有一封文牒,这是用来完成情报交接的凭证。
戚继光取出随身印信加盖在文牒上,递还回去,这才拿起书信拆开,取出信纸查看上面的内容。
“织田氏集兵十五万,德川出兵八万,北条出兵六万.”
显然,这是锦衣卫从清洲城打探到的倭国此次各家大名会出动兵马数量的情报。
单单是上面的数字,就让打惯大仗的戚继光觉得头皮发麻。
明军多久没有组织过这种几十万人的大会战了,倭国居然敢如此调集重兵。
不是戚继光胆怯,而是他觉得难以理解。
几十万人的大军调度,绝对不是简单的事儿。
兵马越多,为将帅者需要考虑的事情也越多,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儿。
但就是当初李成梁带着十来万兵马远征缅甸,听说专门派出云南御史负责后勤调度,就算如此,也是出了不少岔子。
前线明军一路推进过程中,数次因为粮草辎重补给不及时而停下脚步。
维持十万人的吃喝拉撒都如此麻烦,倭国居然能动用三、四十万大军,他们能够保障这么多人马的后勤吗?
戚继光一指旁边书案,亲兵晓事,急忙过去从高架子上拿下一个盒子,抱到案几上放好。
戚继光拿出钥匙打开盒子,从里面翻出前两日送来的情报,找到其中一张。
这是报告毛利氏本家已经急匆匆从周防逃到长门的情报,现在周防基本上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