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没有,但是忠顺夫人带着顺义王的奏疏到了大同,请求朝廷为蒙古提供一批粮食,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
魏广德开口把来龙去脉简单的说了出来。
“朝廷哪有多余的粮食帮助他们,这两年积攒的粮食,大多都调到山东和松江府去了。”
申时行也说道。
这次明军行动规模庞大,南北各省皆有调运粮草支援。
就算有存粮,北地也不会多,或许江南有些。
“我有个想法,不过得先听听户部的意见。”
魏广德没有反驳申时行的话,因为他的话是对的,大明北方各省能挤出的粮草极为有限,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
这种情况下,如何反驳?
不过,刚才魏广德其实也已经想到获得粮食的渠道,这些年大明开发南洋,不就是在这个时候用的吗?
“芦布,把缅甸和旧港,还有关于南洋的奏报都找出来。”
魏广德一开口,正在看奏疏的张四维猛然间抬头,奏疏也不看了,瞪大眼睛盯着魏广德。
而申时行也是一样的表情,都是吃惊的看着他。
“你们或许还有印象,缅甸李都督早就报过,缅甸土地肥沃,稻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现今我大明短暂缺粮,大可向缅甸、南洋诸国征集。”
魏广德迎着他们的目光,开口说道。
“一个朝鲜就因为征粮,这些天,天天去礼部哭诉”
申时行急忙说道,不过话没说完就比魏广德挥手打断,道:“对南洋藩国,我们不需要他们征集,而是我们用大明财物和他们交易,但必须是公平价格。
这些年北方气候寒冷,冬天一年比一年长。
记得年初,钦天监还上报去年冬天比前年多了十三天,影响到北地春耕。
当时我就在想这事儿,如果天气继续如此,北地千百万百姓该如何解决吃食问题。
最后想到缅甸,既然他们那里可以做到一年三熟,那南洋诸国应该也可以。
早年朝廷的开中法,让盐商去边镇开垦皇帝屯田,为边军提供粮草换取路引。
如今我们也可以用类似做法,让国内的商人,甚至勋臣派出家人,去南洋诸国买地耕种,再把粮食运回来。
现在许多人都想要船引,搞海贸,以后的船引,根据他们往回运送粮食的多少来发放。”
魏广德的话,有些石破天惊,张四维和申时行是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