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想不到派出国人大规模出海南洋,开发那里的土地资源,再把土地产出运回国内。
“这能行?”
张四维结结巴巴说道。
“如何不行,没看到南海水师早年奏报,还有锦衣卫的情报,南洋诸国土地肥沃,但他们的人懒,都是随便种植,但就算如此也够他们吃的。
土地买过来,我们去耕种,产出只会更多。
把这些粮食运回来,充盈府库,手里有粮,朝廷做什么事儿都有把握。
而付出的,不过就是一些船引而已,还能多收税。”
魏广德说道这里,视线在两人间来回移动,最后又说道:“诸公应该知道,当今为何百姓生计艰难,还不是土地被宗室勋贵、士绅豪族侵占。
又有地方上纵容,让他们大肆侵占兼并田地,百姓辛劳一年收入尚不够果腹。
光在国内兼并土地有什么用,一年一熟,还不如把地窖里的银子拿出来,去南洋买地,一年三熟,产出再用海船运回大明。
让户部再计算下,如果运回粮食,等他们出海贸易时,可以适当给予关税优惠,想来他们应该不会反对此事。”
大规模移民,魏广德暂时还没想过,这个需要朝廷有大量钱粮。
按照明初对移民的规矩,朝廷是要负担移民一路上的支出。
让国内那些土豪士绅去南洋开发田地,甚至是海商,估计为了减税,他们也不会反对,毕竟是买的土地,还是一年三熟的良田,可以传家的。
张四维和申时行都不说话了,低头思考魏广德这个提议。
不过很快,张四维就把手里的奏疏递给了申时行,让他也看看。
魏广德的提议惊人,扎扎实实震惊了张四维一把,但是眼下的事儿还得解决,那就是给蒙古人粮食。
远水不解近渴。
姑且不论魏广德提议是否可行,还是先把蒙古人要的援助搞定,再说其他的。
不多时,张科和张学颜也急匆匆赶来,他们接到内阁相召的消息,刚刚才从兵部官员口中知道了大同发生的事儿。
当时张学颜就极力反对支援蒙古,朝廷没钱没粮给他们。
要,也得等到明年秋收以后。
然后,内阁来人,他们就急匆匆赶过来了,连临时向常盈库借款的事儿都没谈好。
“子愚、进卿,大同的事儿你们知道了吧。”
两人坐下后,魏广德才开口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