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与时间后,顾如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赴乌桓部落,进行谈判!
此议一出,张飞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大哥!何必亲身犯险?
那些乌桓蛮子,反复无常,毫无信义可言!让俺老张带兵直接平了他们营地便是!”
顾如秉摇了摇头,目光深邃。
“翼德,武力征服固然痛快,但幽州经不起连绵战火,我军主力亦不能长久陷于此地。若能以威势迫其屈服,以利益诱其归附,兵不血刃瓦解士燮臂助,方为上策。
何况,我也想去亲眼看看,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败军之将,仍有底气敢与我为敌。”
他心意已决,不再理会张飞的嘟囔,精心挑选了随行人员。
马超勇武过人,且西凉铁骑出身,对草原部落的习性有所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威慑与助手。
此外,他只带了数十名最为精锐忠诚的亲卫,人人配双马,以保证机动性和足够的自保能力。
为表“诚意”,他还特意命人准备了十几箱上好的蜀锦绸缎、江南茶叶以及一些精致的瓷器作为礼物。
准备停当后,顾如秉将渔阳军务暂交张飞与守将赵桐共同负责,严令坚守,不得妄动!
随后,他便与马超带着这支精悍的小队,按照俘虏提供的大致方位,策马深入幽州北部广袤而荒凉的草原与丘陵地带。
经过数日的跋涉与谨慎探寻,他们终于找到了乌桓残余部落的聚居地。
那是一片位于河谷地带,依水草而建的营地,规模不大,毡房稀疏,牛羊数量也远不如鼎盛时期,处处透露着衰败与窘迫。
部落的守卫远远就发现了他们这支队伍,立刻吹响了号角,营地内一阵骚动,数十名乌桓骑兵呼啸而出,手持弯刀,警惕地将他们拦在营地之外。
马超上前,用半生不熟的胡语夹杂着汉语,表明了身份和来意——“大汉烈王,顾如秉,亲自前来,与尔部首领会面。”
听闻是烈王亲至,那些乌桓骑兵脸上明显露出了震惊和畏惧的神色,交头接耳一番后,一人飞快回营禀报。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出来,示意他们可以进入,但随行亲卫大部分被要求留在营地外围,只允许顾如秉、马超以及四名捧着礼箱的亲兵进入核心区域。
在最大的一座,装饰着一些陈旧兽角和彩色布条的毡房前,顾如秉见到了这个乌桓残部的首领。
这是一个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中年汉子,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