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来说,就是没钱了。
他们不仅工作丢了,南华政府给的补贴也停了,社会上也没人敢支持帮助他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他们这些民国知识分子,在私底下经常抱怨收入待遇地位的降低,甚至觉得李崇文比蒋总统还要暴虐,南华哪有一点民主自由的味道。
“总统阁下,还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在大学内设立一个复兴党的党支部,这是不信任我们吗?”
陈、梁二人说起最近的情况,便停不下来了。其中大学内的党支部更是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都可以落下。
李崇文在将大学彻底纳入政府的管理后,还觉得有些不放心,便在大学内成立一个复兴党的党支部,主要负责思想教育、管理与监督,还有培养与考察学生骨干。
为了保证党支部的独立性,党支部的成员都是来自军队即将退役的军官,每一批退役军官都会在大学党支部内任职五年,五年期满后便调到其他州另行安排工作。
这也是陈、梁二人反对的原因,取消教授治国后,他们的权利就被严重削弱了。在设立党支部后,他们就彻底失去了自由。
在陈、梁二人等民国知识分子看来,南华大学自由发展的生态被完全破坏,无数文科类专业被取消、被合并,许多文科教授争抢为数不多的职位,失败的人只能到中小学担任语文老师一职。
即便是留在大学的教授,不仅收入大幅度下降,连通过写文章赚取丰厚稿费的途径,也被南华政府切断了。
以前一个人可以养家糊口,还可以悠闲自得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他们的收入根本支撑不起过去挥金如土的生活。
有的人开始节俭,每一分钱都开始精打细算,生活过得还算可以。
有的人则改变不了过去的消费习惯,导致变卖家当,夫人都要出来工作的情况出现。
再加上,前段时间李崇文对民主人士的清理,很多民国读书人一怒之下辞职了。
李崇文对此的态度,则是根本无所谓,好走好散,他们不愿意干,总有人愿意的,有这样想法的民国知识分子不在少数。
这些空缺的职位,不到三天便填满了。南华共和国已经不是五年前,需要养着这些民国知识分子的时候了。
这些年,来到南华的民国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不仅有中原的,还有东番的、港岛的。
再加上,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南华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