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琳问道。
“不全算是,只是我在前线医院杀敌……”周旭喝了一口茶。
“哦!”李小琳也当过兵。69年至72年,李小林在总参谋部第23测绘大队担任战士,所以她挺佩服周旭的,感叹一声:
“难怪我觉得这群新生代军旅作家里面,你那么拔尖呢!你是为数不多有前线经历的作家了吧?”
“这一段经历对于我写作确实有些帮助。”周旭回道。
李小琳看向周旭:“上一次的《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销量算得上优秀,一百多万册,虽然不如《潜伏》,但是文学界评价却很高!你看这个!”
李小琳拿出来一本杂志,正是周旭的‘仇家’《人民文学》,上面有一篇阎刚的文学评论。
“阎刚在这篇评论里面说这篇是揭示日本侵略恶行的优秀作品!在整个七八十年代的军事当中都是罕见的,以儿童的视角观察战争,细致入微……”
李小琳说道:“阎刚同志是《人民文学》的编审,当然也是业界知名的文学评论家,他对你的《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可谓是高度评价!”
“哦!”周旭只管点头,阎刚他也是听过的,后期和冯牧应该能持平。
“所以呢,周旭同志你的作品都是十分优秀的,我想着找你再约一篇稿子!你最近有什么思路吗?”李小琳笑着问道。
“可是,《解放军文艺》给我了约稿信。”
李小琳笑道:“约稿信?周旭同志,我可是亲自来拿稿子的,可比起来他们要真诚的多呀?这约稿还得看诚意的!”
再说‘巴金来信’都给了,她不可能让稿件跑了吧?
周旭点点头:“那我先说说我的想法吧?”
“嗯!”
周旭说道:“上次写《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看完《小兵张嘎》之后,我想着能不能写一篇儿童视角的战争,后面看到了731的历史资料于是就结合了一下。
这次我在南京住了很久,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我其实知道南京里面很少有本地人,这和大屠杀的历史相关……”
周旭和李小琳聊了很久。
——
门外。
政治部的主任,这人也姓丁,以前担当过师政委!
丁主任走路都是带着火的,他衣服摩擦着发出来呼啦一声,路过的会客室……丁主任顿了一会儿。
通讯员连忙也止步,抱着手中的文件问道:“主任怎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