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
自家儿子就喜欢认死理,当初为人报仇时怎么劝都不听,死犟称“受人恩义,就要拼死相报,我必须为恩人报仇”。
想了片刻,徐母故意一叹:“本想着有朝一日能入洛阳看看,看来今生是没希望了。得罪了皇叔,我又得进山躲着了。”
徐庶猛地一颤,道:“阿母,我并非不愿。而是皇叔为西园军校尉时,我婉拒了皇叔的征辟;如今皇叔位高权重时,我若应就未免有趋炎附势之嫌,恐为人耻笑。”
话音未落,徐母就训斥道:“迂腐!昔日你为恩人持刀报仇,不惜亡命山野,可曾怕人耻笑?如今皇叔不以你寒微相弃,二次征辟,更以良马宝剑相赠。你若因虚名负此厚意,才是为人耻笑。”
“你若再拒,我羞于人世矣!”
徐庶大惊失色,忙道:“阿母,是我错了。我这就去见许散骑。”
石韬大笑,近前扶起徐母:“伯母,来我扶你。同去!同去!”
不多时。
石韬将二人引至家中,许攸及两个随从已经静候多时,石母则是热情的为众人准备吃食。
一见徐庶,许攸不由眼前一亮:双目炯炯,英气不凡,不愧是皇叔想要征辟之人。
虽然不知道刘备为何总是能探得英才,但许攸也不会去究其原因,既然是刘备需要之人,许攸就会尽力去征辟。
就如前段时间去江夏后,刘祥也答应去找刘表辞官后就带儿子刘巴求谒刘备。
叙礼之后,许攸将刘备的书信递给徐庶,道:“皇叔有言,此去路途艰险,你若不愿,他会另择勇士。但许你之物,亦不会变,你可带上你亲母入洛阳为侍郎。”
顿了顿,许攸又道:“虽然我不应该多嘴,但我想说的是,大丈夫当以功名为重,若有机会在眼前而不珍惜,今后必会后悔。”
徐庶有些为难。
虽然刘备开的条件很好,但徐庶更在意能否孝顺亲母。
看徐庶这模样,徐母便明白了几分,遂让石韬将信中内容念出。
听到刘备在信中对徐庶的浓浓欣赏且又将去幽州的危险细细道明,更言“若汝不幸,汝母我养之”,徐母的眼神再次变得郑重。
“皇叔竟知世间有我儿元直,何其幸也!”
“此番前往幽州,我儿元直既是为了国家大义,又是为了报皇叔恩遇,岂能迟疑?”
“我儿元直,岂能无勇?”
徐庶心神一震,在与徐母注视片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