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的。”
“那为何还来见咱,与咱说这些?”
“臣觉得,那上面说的虽然对,但却有失偏颇,带着诡辩。”
“你且说来。”朱元璋神色平静,并未有什么动怒的样子。
“大明日报上说,陛下让人制作这卫生纸,非是为了官家个人之享受。
而是官家见到那么多的权贵,以及宦官,富商大贾,用布,乃至于绫罗绸缎入厕来用,甚至于会养婢女来用,于心不忍。
所以就让人造卫生纸,从而来打破这些陋习。
省下诸多的布,来让更多的百姓有衣服穿,让人活的更加有尊严。”
“怎么,你觉得这些不对?”
朱元璋再次开口。
“臣亦觉得很对。”
觉得对就行。
朱元璋没有再说话,坐在这里不动,等着宋濂继续说。
他倒是想要看看,宋濂能说出什么花来。
“但是这些,在臣看来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了。
富商大贾,达官显贵等人,采用卫生纸,不再用布帛来入厕,那百姓们就有衣可穿了?
臣觉得并不会。
那些人省下来的布帛,依然还在他们手里,并不会给穷苦人花用。
他们节省不节省,其实和穷苦人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下面的平常百姓,不会因此而受益。
就算是这些人,今后都采用卫生纸,并将省下来的,甚至于将这些都给了穷苦百姓,又有多少人能从中受益呢?
所以臣觉得,与其这样,不如将这些用来制作卫生纸的材料,都给制作成读书习字所用之纸张。
如此,才能让纸张进一步的降价,让更多的人能读得起书。
读书人多了,学圣人之道的人多了,人的生活也便能随之提高上,道德也能随之提高。
如此,那些达官显贵,那些富商大贾,就也不会如此奢靡。
知道这般奢靡,不把人当人来看是不对的。
明白了道理,知道这样做不对了,那么就会有很多人,会不再这样做,从而让百姓过好。
甚至于,还有不少人会将布帛给贫苦人,让他们来穿衣。”
朱元璋闻言笑了,好一个只靠道德,好一个自以为是!
“宋先生这话咱不认同,难道因为效果小,那就不做了吗?
能惠及一个是一个,能救一个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