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作风,配合着李毅飞此刻隐隐提升的“背景”,产生了奇效。
原本拖沓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消息传开,水又市的干部们私下议论:“李市长这底气是更足了,但干事也更狠了,是真不好糊弄了。”
真正让李毅飞感到“势”在发生的,是来自古北省层面的变化。
首先体现是在资金和政策上,以往水又市向省里申请重大项目配套资金或特殊政策,总要经历反复沟通和漫长等待。
但这一次,为支持青云科技产业链的初步形成,水又市上报了一个关于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的方案,省财政厅、发改委的批复速度快得惊人,而且额度比市里申请的还有所上浮。
紧接着,在一次非正式的场合,省长王海峰的秘书“偶遇”李毅飞,闲聊中似是不经意地提了一句:“王省长很关心水又市的发展,特别是你在推动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认为这代表了古北省未来的方向。
让你放手干,省里是支持的。”
这话看似平常,但传递的信号却极其重要。
这意味着,王海峰省长,这位在省内经营多年、与张乾州关系匪浅的封疆大吏,至少在明面上,对李毅飞的态度从之前的“观察”甚至略带“审视”,转向了“认可”与“支持”。
最大的支持,来自于省委书记曹大伟。
在一次省委专题会议后,曹大伟特意将李毅飞留了下来。
“毅飞,坐。”曹大伟指了指沙发,神情比以往更加温和,“家里都安顿好了?孩子挺好吧?”
“谢谢曹书记关心,都挺好的。”李毅飞恭敬回答。
“那就好。”曹大伟点点头,话锋转入工作,“你回来这半个月,干得不错。
尤其是在推动青云科技落地和后续产业链布局上,思路清晰,魄力也足。
现在省里有些不同的声音,认为我们对水又市,对你李毅飞,支持力度是不是过大了?”
李毅飞心中一动,知道这是关键点了,他挺直腰板,准备聆听。
曹大伟摆摆手,示意他放松:“我的态度很明确。
支持水又市,不是支持你李毅飞个人,是支持‘发展’这个硬道理!
你们搞的那个‘全生命周期服务规范’,我看过了,很好,要在全省推广!
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导向:谁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资源就要向谁倾斜!”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毅飞:“省里已经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