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回过头,看向嬴政,眼中带着一丝反问,更带着对萧何人品的绝对信任:“父皇难道认为,以萧何之智慧与品性,会为了一个区区同乡的私谊,而背弃对他有知遇之恩,委以重任的君主吗?”
“若他真是那般不明是非,因私废公之人,朕也不会如此信重于他。”
嬴政听着儿子条理清晰的分析,缓缓颔首目光变得有些悠远,似乎想起了久远的往事:
“你能如此想,如此用人,为父也就放心了。”
“当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门下,有一奇士名为侯嬴,年老家贫,仅为大梁夷门监者,信陵君却丝毫不以为意,亲自驾车执缰,迎为上宾,礼遇备至。”
“后来信陵君为救赵国,窃符夺军,侯嬴因年老不能随行,便在信陵君至军之日,面向其离去的北方,自刎以报知遇之恩,以全士为知己者死之义。”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赵凌身上,那眼神中带着一种阅尽沧桑后的洞察与认可:“为父观察你身边聚集的这些人,墨家巨子墨知白、剑圣盖聂、还有阿青那丫头……他们对你,或许便有如当年侯嬴对信陵君那般。”
“他们并非全然因为你的皇帝身份,更是因为你这个人,愿意倾心相报,以命相护。此乃人主之幸,亦是人格魅力所致。”
赵凌闻言,心中不由泛起阵阵暖流。
他想起了墨知白为完善机关术废寝忘食,想起了盖聂沉默却坚定的守护,想起了阿青那毫无保留的信任与依赖……
他忍不住轻声感叹,语气中充满了珍视:“是他们都太好了……是这个时代,造就了太多这样的铁骨豪杰。即便是一介匹夫,甚至是一个沿街乞讨之人,往往也秉持着令人动容的骨气与信义。”
听到父亲将自己比作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贤公子信陵君,赵凌在自豪之余,却也升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嘲。
信陵君乃战国四大公子之首,魏国魏无忌,也就是刘邦的偶像。
刘邦无缘见信陵君,最终选择了追随信陵君精神的传承者张耳。
刘邦礼贤下士的那一套可不就跟信陵君学的。
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壮举闻名于世,战国四大公子以他为首,那人格魅力举世无双。
他轻轻摇头,语气带着难得的谦虚和清醒:
“父皇谬赞了。朕……自认不如信陵君那般真正的心胸坦荡,赤诚无私。”
信陵君魏无忌,那可是连刘邦都奉为终生偶像的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