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萨尔倒是能够理解腓特烈一世的想法。
腓特烈一世原本就是一个妄尊自大的家伙,不过也不怪他,他的血液里几乎没有一点不尊贵的东西——他出生于施瓦本的世袭伯爵家庭,而施瓦本原先就是霍亨斯陶芬家族的根基——后来霍亨斯陶芬家族与王室联姻才得以更进一步。
而他父亲的早逝不但没能让这个家族衰败,反而凸显出了少年腓特烈的军事才能与坚韧意志,二十五岁,腓特烈成为施瓦本公爵,三十岁成为德意志国王,加冕为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罗马人民国王,随后被加冕为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而在这场圣战中,年过六旬的他从西西里出发,穿过整个小亚细亚半岛来到亚拉萨路,不但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与鄙视,甚至还击败了突厥者的苏丹阿尔斯兰二世,哪怕阿尔斯兰二世已经是个老人了,也无法改变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曾经打下了他的都城,并且将那里劫掠一空的辉煌战绩。
这样的战绩不但可以确保他的灵魂可以升上天堂,在他犹在这个人世间的时候,罗马教会也很难对他的行为指手画脚,毕竟比起第二次东征中无功而返的康纳德三世和路易七世,他的风头可以说是一时无二。
但这样的荣光自从来到了亚拉萨路,就不由得暗淡了下来。如果亚拉萨路的国王——那个年轻的小家伙只是徒有王冠,却不曾有过什么战绩的话,腓特烈一世甚至会想要与他争夺一下十字军统帅的位置。
无奈的是,他虽然那样年轻,甚至比他的小亨利还要小一些,却也已经创造过数次如同奇迹般的胜利。
如:以数百人冲击努尔丁数万人的大营,并且在战斗中俘获了基督徒的心头大患,撒拉逊人的信仰之光,苏丹努尔丁。
又如:接到拜占庭帝国皇帝曼努埃尔一世的求援后,在陌生的战场上正面击败了突厥人的苏丹阿尔斯兰二世(是的,正与腓特烈一世击败的是同一个人),逼迫他签订了和约,虽然没有打进他的都城,但也获得了梅尔辛以及塞浦路斯作为酬劳。
更在不久前,仅仅率领着安条克,的黎波里与亚拉萨路的联军,他就击败了另一个基督徒的强敌萨拉丁,并且打下了大马士革。
虽然大马士革的易主和随后的宽容政策,让人们纷纷腹诽,这是否是另一场不为人知的媾和。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一座城市,岂不是更证明了亚拉萨路国王鲍德温四世的勇武与仁爱,毕竟,一个战无不胜的凯撒,固然是人们的期望,但如同安东尼.庇护(罗马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