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你先去忙吧,记得多安慰安慰你妈,注意点儿她的情绪。"
"没事儿,这都多少年了,我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
这几年不让大操大办,讲究从简从新,各地老旧风俗多有被禁的。
就比如过去讲究停尸七日、五日的,亲友悼念,孝子守灵,拜来跪去的,现在都精简了,一般最多就是三天,很多都是隔天就下葬。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莽子他们老家那边的亲戚不一定能赶得过来。
没错,莽子其实还有亲叔伯的,现在还在老家林县那边务农。
前几天莽子他爹水米不进了以后,莽子已经给他叔叔发了电报,汇了路费,就是现在还没到,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赶过来。
路平安在支书家喝了一碗粥,吃了两个饼子,就去了莽子家。
到了门口,会计正和三胖子往下揭春联儿,见路平安过来,会计李光吉连忙招呼道:
"平安快来,给你安排个好活。"
"有啥需要我做的?"
"你去搬个凳子,有人来了你就发根烟,这活儿好干吧?"
"呃,就这?"
"对啊,你现在相当于长辈,又不会其他的,这活儿最适合你了。"
路平安无语,进屋看了看,里面正给莽子他爹擦身体,换衣服,他也帮不上忙,揣了几盒烟,就拖了一把椅子坐在了院子里的大树下负责迎客。
没一会儿,几个小青年抬着个棺材从外面走了进来,放在了门口位置,转而搭起了灵堂。
路平安面子大,有他给徒弟镇场子,大家都愿意卖个好,没一会儿,屯子里的人家基本都派当家的来问候了一下。
有的直接留下帮忙,有的一看插不上手就回去了。
路平安不管其他的,别管来人是男是女,谁来了都是发根烟,聊几句。
中午的时候李雅和李婷两姐妹放学,急急忙忙的跑回了家,这才发现家里灵堂都搭起来了,忍不住就开始哭。
在莽子家帮着操持白事儿的老人引着两个丫头给父亲跪拜行礼,让翠萍婶子把两个丫头带到了屋里换孝衣去了。
下午没啥事儿,还是准备东西,几个小青年在白二大爷的带领下去打墓坑。
这活儿不好干,自然要重赏,一人一包烟,还要管饭管酒。
路平安闲的发慌,却走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