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曲线如同垂死病人的心电图,每一次剧烈波动都牵动着室内数十名交易员的神经。
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压抑的指令声交织成一片。何雨柱站在弧形玻璃幕墙前,背影沉静,与室内的紧绷气氛形成反差。
钱豪正快步走来,声音压得很低:“老板,中银那边第一批资金,一千五百亿日元,已经到账。后续三千五百亿,分三批,七十二小时内到位。抵押手续全部办妥。”
“嗯。”何雨柱目光未离屏幕,“汇丰、渣打那边呢?”
“谈妥了。用我们在葵涌的三号泊位和将军澳的两块工业用地做抵押,又拆借出八百亿日元。条件是月息一点二,三个月内赎回。”
“可以。”何雨柱点头,“所有资金,分批建立空头头寸。注意节奏,别让他们太早察觉。”
“明白。”
巨大的资金如同暗流,通过层层离岸账户和交易席位,悄然涌入市场。最初的几天,日元的波动仍在原有区间内,但抛压明显增强。
东京,某大型银行外汇交易部。
“部长,这两天抛盘有点异常,不像散户行为。”
“跟进吃下。可能是短期获利了结。”
但吃进的单子越来越多,仿佛没有尽头。汇率开始缓慢而坚定地下滑。
黄河交易室内,钱豪正盯着屏幕:“老板,他们开始护盘了。几家大行都在接。”
“继续抛。三分之一仓位。”
更多的卖单涌出,汇率下跌的速度加快了。市场上开始出现不安的情绪。
海外游资敏锐地嗅到了机会,纷纷加入抛售行列,试图趁机分一杯羹。
多空搏杀骤然激烈,汇率如过山车般上下震荡,成交量急剧放大。
“老板,有游资跟进,大约两百亿规模。在跟我们抢跑道。”
“不用管。按原计划,再抛三分之一。”
巨大的卖单如同巨石投入池塘,溅起惊涛骇浪。护盘的资金渐渐力不从心,汇率的下跌终于变成了溃堤般的趋势。
东京方面终于意识到这不是寻常的调整。紧急会议连夜召开,但为时已晚。市场信心一旦崩塌,再想挽回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
游资见状,更加疯狂地加大抛售力度,试图将利润最大化。
黄河交易室内,何雨柱看着已跌至预期位置的汇率,下达指令:“平仓三分之一空头头寸,反手建立多头。”
“现在?”钱豪正略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