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疑。
“现在。”何雨柱语气平淡,“他们撑不住了。”
黄河的平仓盘和悄然建立的多头头寸,如同在洪流中投入了定海神针。虽然未能立刻止住跌势,却极大地缓解了市场的恐慌性抛售。
海外游资察觉到了这股力量的转向,内部出现分歧。一部分认为已是底部,开始获利了结;另一部分则判断这是技术性反弹,选择继续加码做空。
市场再次陷入胶着。
何雨柱并未理会这些杂音,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缓慢而坚定地买入。
数日后,某国央行终于出面干预,宣布了一系列稳定汇率的措施。早已超卖的市场应声强劲反弹。
那些仍在做空的游资猝不及防,被迫在高位平仓,损失惨重。
“老板不要平仓?”
“不用,还有空间?”
“那我们的抵押?”
“调别的资金还,用美刀。”
“明白。”
这么一折腾,小日子那边的市场扛不住压力,价格一垮再垮。
国内很多厂子也学精了,直接干起了组装,毕竟配件也便宜了,然后打上自家的标低价卖出去,没办法厂子要活人啊,对此上面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了还是会告诫他们一番,毕竟他们生产企业,不能一直靠这个活着,那样永远都受制于人。
下面自然不敢说不,只说过了这个风,他们会继续搞研发。
何雨柱这边也有动作,他把刚毕业进入黄河锻炼的何耀祖叫到了书房。
“这批货,你来接。”何雨柱递过一迭文件,“都是从那边流出来的家电和汽车,价格压得极低。你负责吃进,转去南洋。”
何耀祖接过材料,低头快速翻看,喉咙有些发干。他不是没学过贸易,可真要实操这么大笔买卖,还是头一回。
“爸,这量是不是有点”
“怕什么,你娘会看着。”何雨柱语气平淡,“去做吧。”
小满却是在一旁微微点头,没多说,眼神却稳住了儿子的心神。
何耀祖不再犹豫,点头应下。
他连着几天扎在集团贸易部,带着几个老业务员核对型号、盘算运费、联系南洋那边早已铺好的销售渠道。小满不时过来看一眼,偶尔点拨两句。
谈判电报来来往往,价格被一压再压。
对方出货心急,条件松得惊人。
何耀祖签下合同时,手心都是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