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千佛庵,讲解员着重介绍着明代彩塑悬塑的珍稀。
王副局长在一旁补充:“何先生,我们这小西天,别的不敢说,这满堂彩塑的精巧和保存完好程度,在全国都是数得着的。”
何雨柱仰头看着布满殿宇梁架、极尽繁复华丽的悬塑,点了点头:“确实巧夺天工。王局长,这些宝贝,防火、防潮、防蛀的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我看这殿宇有些年头了,维护上有什么困难吗?”
王副局长叹了口气:“不瞒您说,经费一直很紧张。我们只能是尽量维持,深层次的保护和修复,心有余力不足啊。”
何雨柱沉吟片刻,对身旁的何耀祖低语了几句。
何耀祖会意,上前与王副局长交换了名片,并表示黄河集团可以考虑捐赠一笔专项资金,用于小西天的文物保护。
王副局长闻言,激动地握住何雨柱的手:“何先生,这,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我代表我们隰县,代表小西天,谢谢您!”
离开小西天,车队北上去往大同。
悬空寺的奇险,云冈石窟的恢弘,都让何家众人深感震撼。
在云冈石窟,何雨柱特意请了一位资深研究员讲解。
听着对方介绍着风化和水蚀对石窟的损害,何雨柱眉头微蹙。
他再次示意何耀祖,以黄河集团的名义,向云冈石窟研究院捐赠了一笔保护经费。
乐惠珍快速记录着,作为记者,她敏锐地察觉到何雨柱此举不仅是做慈善,更是在传递一种对文化遗产的珍视态度。
她在笔记旁标注:企业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
何耀宗则端着摄像机,不断调整角度,捕捉着佛像慈悲的眼神与岁月刻下的痕迹。
他低声对何凝雪说:“这些画面,都是绝佳的素材,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何凝雪难得没有反驳,看着那些残缺却依然庄严的佛像,轻轻“嗯”了一声。
转道南下,平遥古城的市井烟火,乔家大院的晋商兴衰,洪洞大槐树的根脉寻踪,关公故里的忠义精神,一路走来,何雨柱每到一处,在欣赏古迹、领略风光之余,都不忘与当地文化或旅游部门沟通,了解保护开发现状与困难,并以“港商何飞”或“黄河集团”的名义,捐出数额不等的保护资金。
小满一直安静地陪在何雨柱身边,看着他和各地干部交谈,看着他为那些历经风雨的古迹担忧继而解囊。
何雨柱一行人离开关公故里,继续南行,抵达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