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还调侃一下抱着摄像机不撒手的何耀宗:“二哥,你再拍,胶片都要被你用光了!”
范虎和他带的人则分散在队伍四周,保持着警惕,确保这一大家子的安全。
这一路走下来,何家的年轻一辈们感触尤深。
他们自幼在香江长大,习惯了都市的繁华与快节奏,虽然也常回内地,但如此系统地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历史的深邃,还是第一次。
何耀祖扶着乐惠珍走过一段陡峭的石阶,望着层峦迭嶂的远山,感慨道:“出来走走才知道,祖国的辽阔和底蕴,远超想象。”
乐惠珍点头,深有同感:“是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经历,比任何报道都更直观,更震撼。”
离开历山区域,在县城休整了一下,第二天车队开出盘山公路,抵达了541厂所在地。
厂区依山而建,规模不小,但许多建筑都显露出岁月的痕迹,墙上还保留着特殊年代的标语。
梅素昕带着厂领导班子早已在厂门口等候。
“何叔叔,满姨,一路辛苦了!”梅素昕迎上前,她身后那些厂领导们,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与疑虑。
何雨柱与他们一一握手,目光扫过这片颇具时代特色的厂区和面前这些面容朴实的干部、工人代表,心中已然有数。
这将是一场硬仗,不仅仅是商业谈判,更是观念与机制的碰撞。
在梅素昕的引导下,他们开始参观厂区。
巨大的车间里,老式的机床仍在轰鸣,工人们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专注地操作着。
技术骨干介绍起现有的设备和产品,如数家珍,却也掩不住面对先进技术潮流时的些许落寞。
参观完毕,在厂招待所的会议室里,双方坐了下来。
541厂这边,除了梅素昕和几位副厂长,还有党官员、工会主席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傅。
何雨柱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梅厂长,各位领导,老师傅们。一路看来,贵厂的基础很好,工人兄弟们的技术功底扎实,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令人敬佩。但是,恕我直言,现有的设备、产品和经营思路,很难适应即将到来的市场竞争。”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继续道:“我上次让素昕带回来的合作方案,可能听起来有些苛刻。但请大家理解,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只认实力和效益。我投入真金白银和先进技术,必须要确保它们能产生应有的价值,不仅让我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