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继续投入,更要让在座的每一位,以及厂里几千名职工和他们的家人,看到希望,得到实惠。”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机器声。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忍不住开口:“何老板,你说得在理。可这厂子是我们几代人奋斗出来的,一下子变成由外面说了算,我们这心里不得劲啊!”
工会主席也附和道:“是啊,何先生,职工们的安置问题,待遇问题,这些都是最实际的。”
何雨柱认真听着,等他们说完,才缓缓道:“老师傅的心情我理解。但请大家想一想,是守着过去的荣光,看着厂子一步步艰难,甚至最后可能关门大吉(九十年代该厂倒闭),让大家各奔东西好?还是壮士断腕,引入新的活水,让厂子焕发新生,让大家不仅能继续有工作,还能有更好的收入、更稳定的未来好?”
他目光炯炯:“关于职工安置,我再次承诺,新公司成立后,愿意留下的职工,我们全部接收,并进行新技能培训。待遇方面,初期保证不低于现有水平,随着效益提升,工资、奖金只会水涨船高!不愿意留下的,我们也会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合理的补偿。”
梅素昕适时开口:“何先生提出的合作,不是要吞掉我们,而是要带领我们闯出一条新路。大家去冀东、去粤省也看到了,黄河集团有这样的实力,也有这样的诚意!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就错过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会议一连开了好几天,争论、质疑、解释、权衡。
最终,当何雨柱明确表示,第一期投入不止一千万,并且将引入目前国际上也算先进的特种车辆改装技术和精密仪器生产线时,反对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
现实的困境与何雨柱描绘的蓝图,让大多数人意识到,这或许是541厂涅槃重生的最佳契机。
初步的合作意向总算艰难地达成了。
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双方团队后续进行更为繁琐的磋商,并上报主管部委批准。
何雨柱得知他们属于机械工业部后,愣了一下,这不是撞枪口上了么,早怎么没问,早知道这样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他私下里对梅素昕道:“素昕你去四九城直接找你们部长这事肯定能成。”
“何叔你怎么知道?”
“这个你以后就知道了,记得直接找部长,别在中间那些环节耽误工夫。”
“可我没那么容易见到他啊。”
“你找他秘书,提黄河集团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