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他怎么会有这些思路?这和我们内部研判的下一代发展重点,吻合度太高了!”另一位负责发动机的副总工难以置信。
宋厂长也是面色凝重:“人家一个商人都看得到的东西,我们现在才有了初步研判结果,你们不觉得我们的思维落后太多了么?还想问人家哪里来的,人家可不是普通商人,见过的比你们要多得多。这个源最好不好去溯,人家能搞到不知道冒了多大的风险,这种声音我不想在我们厂内在听到。”
“可是,上面能批准这种深度合作吗?之前的雷达项目就惹出那么多麻烦。”有人担忧。
宋厂长深吸一口气:“此一时彼一时。海湾这一仗,打醒了不少人。我去找部里领导,亲自汇报!无论如何,也要争取一下!”
几天后,宋厂长亲自到四九城南锣鼓巷,登门拜访何雨柱。
在何家书房里,他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歉意。
“何先生,让您失望了。”宋厂长叹了口气,“上面研究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法给您想要的那个保证。涉及的领域太核心,顾虑很多。”
何雨柱似乎早有预料,神色平静地给宋厂长倒了杯茶:“理解,兹事体大,谨慎是应该的。”
“不过,”宋厂长话锋一转,“上面也看到了您的诚意和我们面临的紧迫性。虽然核心军工领域暂时无法深度捆绑,但领导提了个折中的思路,不知道您感不感兴趣?”
“请讲。”
“我们系统内,其实有一些主要面向民用领域,或者技术可以军民两用的研究所和配套厂子。比如,研究民航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搞机载民用电器的,还有专门研发特种复合材料的,它们现在日子都不太好过,急需资金和技术注入来转型。如果您有兴趣,或许可以从这些地方入手合作,甚至注资一两家,先把架子搭起来。”
宋厂长见何雨柱没回答,接着道:“这些单位底子好,技术人员功底扎实,一旦盘活,潜力巨大。而且,民用技术的突破,很多时候也能反哺…其他领域。”
“这么做我的好处是什么?又投资金、又投技术,最后这些单位还不是我的,技术成果也不一定让我在外面用?”何雨柱反问道。
“这个.”
“那就等你问清楚了再来谈这件事吧,我虽然有心助力国防建设,你们也不能让我血本无归吧?”
“明白,我再跑一趟,把事情问清楚了再来找您。”
“嗯,你可以先把你说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