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费,而是长期稳定的市场和在国内航空领域的立足之地。这笔订单,就是最好的敲门砖和护身符。”
接下来的谈判进入了快车道。
双方组建了联合小组,就新型民用直升机的设计指标、研发分工、知识产权归属、成本分摊和利润分配等细节展开了密集磋商。
黄河方面并没有一次性开放所有核心技术,只在联合研发的新机型上,共享了部分东西,对此哈飞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们都没有,再说了就算黄河一次性都提供了,他们也吃不下来。
协议草案成型时,已是五月。
何雨柱在四九城书房里审阅着顾元亨传真回来的草案摘要,微微颔首。
这个结果,基本符合他的预期。
用一些暂时无法完全转化为民用产品的技术积累,换取进入更广阔市场的通道和一份稳定的军品订单,这买卖不亏。
他拿起笔,在草案上签下了“同意,按此推进”几个字。
然后又打电话告知顾、杨二人,以后不要只盯着整机,或许零部件才是未来的重点。
二人了然,黄河很多厂子就是这么做的,比如汽车厂的发动机。
几乎在同一时间,特区的何耀宗也带来了好消息。
经过长达数月的拉锯战,部委最终决定,以“资产置换加专项资金”的方式,正式收购黄河通讯投资建设的根服务器组及其配套机房设施。
收购价格虽然比何耀宗最初报的成本价低了一些,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承诺未来在国家级互联网项目招标中,黄河通讯将享有优先权。
“爸,协议签了。”何耀宗在电话里汇报,声音带着完成一件大事后的轻松,“资金预计下个月到账。部里要求,交接工作要在三个月内全部完成。”
“嗯,配合好他们,善始善终。”何雨柱叮嘱道,“另外,把这笔资金划拨一部分给网络安全实验室,后续的研究不能停。未来的竞争,不仅在硬件,更在软件和标准。”
“明白。”
根服务器顺利出手,意味着黄河通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政治包袱,同时获得了一笔可观的现金流,可以更专注于通讯设备制造和市场开拓。
何凝雪出了月子,正式回归地产公司,不过她被圈在了四九城,因为还要喂孩子。
至于之前交出去的正好也拿来考验一下下面的人,看看能不能做好。
何家的私人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悄然推进。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