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总,杨总,咱们敞开天窗说亮话。你们的技术,特别是某些设计思路,对我们很有启发。联合研发,资源共享,是大势所趋,也能帮你们更快地融入国内的航空体系,拿到适航证,这里面的好处,不言而喻。”
顾元亨笑了笑:“李总,黄河看好国内航空市场的未来,也愿意贡献力量。只是商业合作,讲究的是权责对等,互利共赢。我们投入的是真金白银和核心技术,希望得到的是同样清晰、有保障的回报机制,至于入场券,我们已经拿到了。”
“这个.”被掀了底牌李总一口气堵在胸口舒不出来。
杨涛这时道:“关于技术共享的范围,我们之前已经划定了底线。黄河直升机独有的电传飞控和复合材料工艺,是立足之本,不在此次合作范围内。我们可以就新机型的设计进行联合攻关,但核心模块需独立开发,或采用授权使用模式。”
李总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吐出后才道:“我们没钱。”
顾元亨与杨涛对视一眼,这一点他们早就知道了。
“可以用订单换。”顾元亨道。
“民用的?”李总试探道。
“李总就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了,你知道我们说的是什么。”
“这个事我做不了主,我要去请示。”
“那李总尽快吧,说实话我们也卖过几批给部队,李总可以去查。”
“好。”
哈飞的动作比预想的要快。
几天后,双方就再次坐到了谈判桌上。
“顾总,杨总,上级同意了‘订单换技术’的合作模式。关于你们提到的那几款通用直升机,我们确实有采购和改装需求,具体数量和型号,需要后续详细洽谈。但前提是,贵方开放技术授权,当然我们不会在民航领域跟贵公司抢订单,外海市场我们现在也顾不上。”
顾元亨与杨涛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这事成了大半。
“这是自然。”顾元亨点头,“合作共赢,成果共享。具体的联合研发协议、知识产权划分、以及采购框架协议,我们可以同时启动谈判。”
“好!”李总伸出手,“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一起为国家的航空事业出份力。”
“合作愉快。”
送走李总,杨涛长舒一口气,对顾元亨笑道:“亨叔,还是您有办法,直接戳中要害。”
顾元亨摇摇头:“不是我有办法,是老板看得准。他知道我们和对方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眼前那点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