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报考者又有几何?那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
他掰着手指头算:
“北大文学院,去年国文试题,直接一段《庄子》让你译成英文并评析!
清华的数学,微积分都敢考!
师大的史地,结合时局让你论‘东北失陷对中华经济之影响’!
没有真才实学,没有超乎常人的刻苦,想都别想!”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不少做着“大学梦”的低年级学生头上。
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当然,”陆红喆话锋一转,“条条大路通罗马。并非人人都要挤国立大学的独木桥。
私立大学,如南开、复旦、厦大,也是极好的选择。
只是……”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学费昂贵,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
一年学杂费、宿膳费,动辄一二百大洋!相当于普通职员几年的薪水!”
人群中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马铃舒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洗得发白的衣角,常少莲的眉头也蹙紧了。
“再者,”
陆红喆继续放大招,“即便你才高八斗,考出好成绩,还须过一关——体检!
体魄羸弱、有宿疾者,一律拒之门外!
‘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蔡元培先生的话,可不是白说的!”
看到学弟学妹们脸色发白,陆红喆语气稍缓,开始介绍更“务实”的路径:
“若觉大学之路过于艰难,或家境不允许,不妨考虑专科学校与高级职业学校。
此乃实业救国、安身立命之捷径也!”
他如数家珍:
“北平有铁路管理学校,隶属铁道部!
毕业即可进入铁路系统,那是铁打的饭碗!
制服一穿,待遇优厚,乘车免费,社会地位高!”
“电信学校,隶属交通部!
学成便是电报、电话方面的技术人才,如今信息传递日益重要,前途无量!”
“还有税务专门学校!
那可是直接给海关、税务局培养人才的,金饭碗!
不过,对英文要求极高,竞争不亚于考大学!”
“若想从商,有银行专科学校、商业职业学校;若愿为人师表,有师范专科学校,甚至有公费待遇;若志在救人,有医学、药科专门学校……”
陆红喆总结道: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