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学校,学制短(通常两三年),出路明确,毕业即就业。
虽不如大学名头响亮,但于乱世中求一安稳立足之地,不失为明智之选。”
这番介绍,为许多家境普通、成绩中上的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林怀安看到,身边不少同学的眼神从迷茫变得若有所思,甚至跃跃欲试。现实的引力,开始将飘在空中的“理想”拉回地面。
就在这时,一个高二的男生鼓起勇气高声问道:
“陆学长,那……考军校呢?比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这个问题,瞬间点燃了在场许多男生的热情!
“投笔从戎”、“武力救国”是那个时代许多热血青年的梦想。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集中到陆红喆身上,林怀安(郝楠仁)的心也猛地一跳,竖起了耳朵。
陆红喆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全场一张张年轻而激动的脸,缓缓说道: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好!
有志气!但诸位可知,此路之艰难,更甚于考大学!”
他详细解释道:
“第一步:初试。
在各省市指定地点报名,审查学历(需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体检(极其严格!
一丝瑕疵即淘汰)。
笔试科目与大学类似,但更侧重史地、时事。”
“第二步:复试。
初试通过者,需自筹路费,前往南京校本部参加复试!
这又是一大笔开销!复试包括:”
“体检复查”:
比初试更严,堪称扒皮抽骨般的检查。
“笔试”:
难度更高,尤其重视政治常识、三民主义。
“口试/面试”:
由高级军官主持,考察反应、口才、思想动态、报考动机。
这一关,看似随意,实则最关键!
你的政治倾向、家庭背景、社会关系都会被暗中考察。
稍有‘左倾’嫌疑或背景复杂,立遭淘汰!”
陆红喆压低声音,几乎耳语:
“内部消息,去年十期黄埔招生,一考生笔试体检俱佳,面试时只因对‘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提出些许疑问,当即被请出!
思想审查,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他最后沉重地说:
“录取率极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