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
沉默。
还是沉默。
就在刚刚!
线上直播间里,一帮小黑子带节奏还带的正欢。
此刻……
他们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笑啊?
怎么不继续笑了?
是天生不爱笑吗?
很明显不是……
他们之所以不继续笑,完全是因为被沈铭恩狠狠地抽了脸啊!
《阿嬷》这首歌,两个版本,一个原版,一个爱国版,沈铭恩最先演唱的爱国版,因为觉得不将那个原本故事里身世凄苦被遗忘在深山角落里的“阿嬷”的形象演绎出来的话,实在是太对不起那个作为“原型”的“阿嬷”了,所以沈铭恩才打算将这首歌的原版也演绎一遍。
严格来说,“爱国版”是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因为主要框架没有进行多少大改,所以在主歌部分听上去其实是一样的。
但是来到副歌,只看副歌,两首歌所要表达的情绪,可就“截然不同”了……
一个是将人物进行了“升华”,从一位深山里命运凄苦饱受封建压迫的女性形象,转变成一位孩子都外出打仗弥漫在战火当中的“英雄母亲”形象;
另一个,则是完全的凄苦……
以一种极为“真实”的角度,诠释出了一个命运曲折、孤寡到老的苦难形象。
听听那歌词啊……
山的那边,儿女坐在高楼上,在城市里都生活的很好,哪怕生活不算富足,至少也衣食无忧。
却,没有一个人记得深山里的她。
河的那边,是娘家的村落,但饱受封建压迫多年又年迈无力的她却连这条河也跨不过,只能孤寡的守在这里。
太阳一天天照常升起,又照常落下。
天黑了……
做的菜凉了……
儿女,却一个都没有回来过。
一种极度的“凄苦”的感觉,在这一刻弥漫在了每一位听众的内心里。
带入一下,真的会感觉很“心酸”……
但凡是“共情力”稍微强一丢丢的人,都会有种被感动到“潸然泪下”的感觉。
如果说“爱国版”的阿嬷,是前面主歌塑造的将形象进行了一个“升华”,那么沈铭恩现在演唱的这个“原版”,则就是直接延续了“苦难”的主基调,以一个绝大多数深山里的“空巢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