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鼓起勇气上前几步,声音带着恳求:
“长……长河管事,我……我无处可去。老家早就没人了,地也没了。
村里……村里还有什么活计缺人吗?
我什么都能干!
只要安居房还能让我住着,给口饭吃就行,工钱……工钱不给都成!”
他这话仿佛打开了某个闸门,瞬间,又有几十个同样境况的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诉说自己的遭遇,声音里带着哽咽和绝望:
“长河管事,行行好!我们一家五口逃荒来的,就指着这里活命了!别处都不要拖家带口的,也不要女人干活,只有咱桃源村不嫌弃!”
“俺男人没了,就带着俩半大孩子住在安居房,别处也不要女工做事,这要是回去了也是饿死,求您给条活路吧!”
“我们那村子遭了瘟,就逃出来我们这几个,回去也是死路一条啊!”
看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眼含期盼又充满惶恐的面孔,谢长河想到了去年同样逃荒的谢家村。
又想起了,前几天村建理事会上,谢广福特别强调的“人文关怀”。
广福叔当时就提过,根据村子将来的发展,明年开春,牧场买回牲畜就要招人。
村民进厂后田地需要人打理,还有月兰食品加工厂和器械厂也会陆续需要人手。
对于这些确实无处可去的外来工,可以酌情登记,允许他们暂住安居房,村里依旧包吃住,条件是,必须服从村里的统一安排。
比如每日参加清理主干道积雪等公共劳动,不额外支付工钱,但年底会发放一份“过年礼包”,算是桃源村的一点心意。
想到这里,谢长河心中有了决断。
他抬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
“乡亲们,静一静!听我说!”
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你们的难处,村里知道了!桃源村不会看着大家落难不管!
这样,凡是确实无处可去,愿意留下的,散会后,就可以到村委楼找李文书登记名字、原籍和家里人口情况。
登记之后,可以继续暂住安居房,村里管基本吃住!”
这话一出,不少人当时就红了眼眶,连连作揖道谢。
谢长河继续道:
“但是,咱们有话在先!留下期间,需要听从村里安排,主要是负责清理村道和公共区域的积雪,保证大家出行安全。
这段时间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