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花白的乡村老中医,是陪着孙子来报到的。
他们看着横幅,眼里满是感慨。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中医说:
“想当年,中医被批得抬不起头,医院都快办不下去了。现在好了,有年轻人愿意学,还有外国人来合作,咱们的中医总算有救了!”
旁边的老中医连连点头:
“这横幅挂得好啊,不光是欢迎日本人,更是给咱们中医人长志气!以后咱们的中药,再也不是只能在国内小打小闹了!”
看着楼下被横幅和人群围住的热闹场景,在隔壁的研究院门口,赵锡武拿着手里的搪瓷缸子轻轻晃了晃。
他对着一旁的同样在等着小林一雅到来的方言说道:
“你这小子,鬼主意就是多!”
赵锡武伸手拍了拍方言的肩膀:
“我早上看到横幅挂出去,还琢磨着是不是太张扬了,现在看来,这步棋走得妙啊!”
“这条横幅哪里是欢迎日本人,分明是给咱们整个中医界提气!让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学中医、要不要信中医的人看看,咱们的东西不光能治病,还能让外国人找上门来合作!”
“更妙的是你那‘公开化’的心思。小林一雅选今天来,打的什么算盘,咱们都清楚,就是想趁开学忙乱,钻咱们的空子,在条款上打折扣。可你把横幅一挂,记者一请,把这谈判摆到了明面上,他还敢耍花样吗?”
他指着不远处正在调试相机的记者:“只要他敢提半个‘条件打折’,明天报纸上一登,‘日本药企谈合作缺乏诚意’的名声就传出去了。他背后的革新派要的是‘打破垄断’的好名声,最怕这种舆论反噬,你这招,是掐准了他们的七寸!”
方言笑着摆摆手说道:
“也不全是我想的,也有玉川教授的功劳。”
这会儿研究生班的岳美中教授也在现场,他对着方言说道:
“本来想着今年招新生,咱们还得苦口婆心说‘中医有前途’,现在不用了,一条横幅,一场公开的洽谈,比咱们说一百句都管用。这些学生和家长心里有了盼头,咱们中医的底子才能慢慢补回来。”
“这招用的漂亮,你小子这脑子我算是服了。”
方言笑了笑,这不就是网络时代搞流量的基操嘛!
借已有场景的关注度,绑定核心目标,实现价值放大。
1978年虽无“流量”“曝光度”等现代概念,但“关注度”的价值逻辑从未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