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稍微好了一些。
方言就端着药给他喂了下去。
这个方子是清代名医陈士铎在《辩证录》里面记录的。
方子也很简单,熟地黄,巴戟天,茯苓,麦冬,五味子。
之前贺普仁开方子的时候,还加了浙贝母,软坚散结、清热化痰,考虑到了患者的脾气暴躁,气滞于中,还加了少量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药汁顺着青瓷小勺缓缓流入司马先生口中,起初他喉结还需费力滚动两下,喝到第三勺时,已经能自主吞咽,浑浊的眼睛半睁着,竟朝着方言的方向微微动了动。家属见状连忙凑上前,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欣喜:“方主任,他好像认人了!刚才还直愣愣的呢!”
方言放下药碗,手再次搭在患者腕脉上,过了一会儿后松开手:
“脉象比取针前更沉缓了,巴戟天温肾的力道接上来了,柴胡疏肝的劲儿也起了作用,是气顺了的兆头。”
说完他对着一旁的护士说道:
“给药房说中午引火汤明天的剂量里,把麦冬再加五克,他肺里的燥气还没全退,说话时嗓子还发哑。”
护士点头,这时候司马先生忽然轻轻咳了两声,家属刚要递水,方言连忙摆手:“别喂水,让他自己缓。这是肺里的痰浊想上来,引火汤里的浙贝母正在化痰,一喝水反而冲散了药力。”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司马先生就咳出一口痰来,虽然依旧还是虚弱,但是呼吸拉风箱那种声音弱了不少,明显通透一些了。
家属在一旁赞叹:
“方大夫真是神了,连咳嗽都能预判,这药是真对症了。”
一旁的廖主任说道:
“这可不开玩笑,方言可是我们的王牌医生。”
患者家属连连点头,说道:
“我们当然相信了!接下来怎么治我们都配合。”
PS:账又平了,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39730475
凤山鹤鸣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笔迹中文】 www.bjqige.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bjqige.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