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累了之后更重?”陆东华指尖轻轻搭在老太太腕脉上,语气温和,没让老人觉得紧张。
老太太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发颤:“是……早上刚起来还行,中午吃完饭就开始抖,晚上更厉害,连牙都不敢刷,怕把牙刷掉地上。”
“头晕是天旋地转的晕,还是觉得脑袋沉、不清爽?”陆东华继续追问,指尖随着脉象的起伏轻轻捻动,眉头微蹙。
“是沉……脑袋沉得像装了铅,有时候走路走快了,还觉得脚下发飘,得扶着墙才敢走。”老太太说着,又指了指耳朵,“这耳朵里也不消停,总嗡嗡响,像有只小虫子在里面飞,晚上躺下更清楚。”
旁边的儿子赶紧补充:“西医给开了降压药,吃了血压是降下来点,但抖的毛病没好,还说可能是‘帕金森’,让我们再去大医院查,我们想着先看看中医,就找过来了。”
陆东华收回手,又让老太太伸出舌头,舌面干得发暗,没有一点津液,舌苔薄白,边缘还有几道浅浅的裂纹。他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
“您这不是帕金森,是肝肾阴虚,风邪内动了。年纪大了,肝肾的精气慢慢耗没了,肝主风,肾主水,水不够了,风就容易往上窜,窜到下巴就抖,窜到手上也抖;肾阴不足,不能上润喉咙,所以口干;不能养着耳朵,所以耳鸣;头晕、腰酸腿疼,也是肝肾亏虚,撑不住身子的缘故。”
老太太听得连连点头,眼里露出几分希冀:“大夫,那您能治吗?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总抖着也不是事儿啊。”
“能治,就是得慢慢调,您别急。”陆东华拿起笔,在医案上写下“肝肾阴虚,风动筋挛”,又接着说,“我给您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菊花、熟地、山茱萸补肝肾、滋阴血,这是底子;再加点天麻、钩藤平肝息风,专门治您这抖的毛病;石斛、麦冬生津止渴,缓解口干;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您腰酸腿疼也能好点。”
他写方子时,特意把熟地的剂量减了点,又加了少量陈皮:“您年纪大了,脾胃弱,熟地滋腻,多了容易腹胀,加陈皮理气,既能帮着消化,又不影响补药的效果。”
旁边的儿子凑过来看了眼方子,有些犹豫地问:“大夫,这药得吃多久啊?我妈平时还吃着降压药,会不会有冲突?”
陆东华放下笔,语气笃定,“降压药先停了,这个药先吃三天,三天后您再来复诊,到时候我看看抖的情况有没有减轻,再调整方子。您放心,这药不猛,都是补肝肾、息风的平和药,不会伤着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