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有人在里面搞事情,方言就说怎么可能一个说捐楼,第二个还是说捐楼,就算是真的这么有钱,也不至于全都是同样的选择。
汪真林这老小子这么做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
“我们这里从来都没有这个规矩,这个汪先生和我也没任何关系,你们不要听信流言。”方言对着患者的家属说道。
这几个患者家属脸上的笑容一下僵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年纪最大的那位还皱起了眉:
“汪先生说……说您是京城最好的中医,治好过好多疑难杂症,之前有个周先生就是捐了东西才排上号、看好病的。他还说您不喜欢张扬,这种心意得提前表,不然怕您没时间顾及……”
患者的妻子也赶紧补充:
“我们本来也没多想,就是怕我先生这病拖太久,汪先生又说得特别肯定,说这是行内规矩……”
方言听着,皱起眉头。
汪真林这招够阴的,一边用“捐东西”给患者家属洗脑,让他们觉得“不捐就治不好病”,一边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只当“好心传话”;要是自己真接了,就坐实了“收楼治病”的名头,要是不接,家属说不定还会觉得是自己“嫌弃不愿意治”,里外都不是人。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放缓语气跟家属解释:“你们别慌,也别信汪先生的话。我这儿治病,只看病情急缓、患者配合度,从来没有捐东西才能治的规矩。之前周先生那是他自己愿意为医院捐设备,想帮更多人看病,跟治病本身没关系,你们家这病,只要你们愿意配合,我肯定尽全力治,跟其他的都没关系。”
说着,他指了指费先生紧绷的身体:
“现在最要紧的是先给费先生通腑排毒,再想办法醒神,别把心思放在那些没用的事上。你们要是信我,就按我说的来,明天开始先灌肠、做雾化,我再开中药鼻饲;要是不信,你们也可以再找其他医生,没必要被别人的话牵着走。”
家属们这才松了口气,年纪最大的那位家属连忙摆手:
“信!我们肯定信您!是我们糊涂,听了外人的话瞎琢磨,您别往心里去。我们家这位就拜托您了,您让怎么治,我们绝无二话!”
患者妻子也跟着点点头:“之前真是急糊涂了,只要能让他醒过来,我们什么都愿意配合,再也不提那些有的没的了。”
方言拿起笔开始写医嘱:
“那行,我现在开灌肠和鼻饲的方子,护士会跟你们对接住院的事,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