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泰国的曼谷、清迈在中南半岛内陆,属离宫偏南的方位,周围被山脉环绕,属于风不动、湿不散的地形,对应九宫八风里的虚风,这种风不仅带不动湿气,还会把暑气裹在湿气里,形成郁积之气。”
“当在这种环境里,身体的卫气也就是相当于身体的保护层,会被郁积的湿热困住,没法正常抗邪,再加上那时候如果熬夜、喝酒,或者干了其他消耗精力的事儿,卫气更弱,湿热就顺着肌肉缝隙钻进去,堵在里面没法排,时间久了就伤了筋脉肌肉,这才出现了眼睑无力、肢体痿软的症状。”
“你看他现在舌质淡白、脉象细弱,就是当年湿热伤了筋脉后,又因长期用激素耗了脾肾,导致气血不足。”
“要是单纯的新加坡式湿热,哪怕侵入身体,也能随着海风带来的动气慢慢排出去,不会像泰国的郁积湿热这样,在身体里扎根伤筋脉。”
“咱们中医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气不一样,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同,习惯了一个地方的气候,换了个地方,就算是看起来差不多……”
方言顿了顿,拿起桌上的茶杯,往杯里倒了半杯水,又拿起另一个杯子,装满水后盖上盖子,才继续说道:
“就像这两个杯子,一个敞口、一个盖盖,敞口的杯子就像是新加坡,水气会慢慢蒸发,哪怕环境潮,也有出口;盖盖的杯子就像是泰国,水蒸发不出去,时间久了还会滋生细菌郁积邪气。你在新加坡住了十几年,身体就像敞口杯,早就适应了湿气能散的环境,有自己的排湿节奏;可到了泰国,身体突然变成盖盖杯,排湿的出口被堵了,湿气散不出去,自然就出问题了。”
“而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藏着饮食、作息的适配,新加坡饮食偏清淡,多海鲜、蔬果,能帮着清利湿热;泰国饮食偏辛辣、油腻,冬阴功、咖喱这些,虽然能驱寒,但在本身湿热重的环境里,反而会助热生湿,你那时候谈生意,肯定少不了应酬吃这些,等于又给身体里的湿热添了把火,病自然就发得快。”
患者听到方言这解释,浑身汗毛都立起来了。
之前可没人给他讲过这个,现在经过方言这么一说,他突然一下就明白过来了,一切其实都有迹可循,但是自己完全没有串联起来,而方言这一番话说完,直接就把所有散乱的关系全都串起来了。
“方大夫,您这么说我就全明白了!”
“之前吃的喝的,还有住的地方,全都能对上号了!”
患者看起来有些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