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上,感受着脉象的细滑而数,又追问:
“那最近这一个月,除了肿和小便少,有没有觉得胸口发闷、喘不上气?晚上躺着的时候,会不会比坐着更难受?”
王艺虚弱地摇了摇头,她丈夫在旁边补充:“喘气倒还好,就是总说身上没力气,连坐一会儿都累,而且最近几天还总恶心,吃不下东西,勉强吃点就想吐。”
“恶心的时候有没有反酸、烧心?大便怎么样?几天拉一次?”方言继续问,这些细节能判断患者的脾胃功能有没有被累及。
“不反酸,就是觉得肚子胀得慌,大便两三天一次,也干得很。”患者继续说道。
方言点点头,他这会儿已经做出了判断。
方言收回诊脉的手,指尖还残留着脉象的细滑感,他对着王艺夫妇说道:“您这是‘脾肾两虚、湿热瘀阻’证,长期红斑狼疮耗伤脾肾,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虚不能利水,湿浊郁久化热,热邪又灼伤黏膜,才会有口腔溃疡、鼻腔溃疡反复;湿浊瘀在体内排不出去,就会导致全身浮肿、腹水,连小便都少了。”
王艺的丈夫急忙问:“方大夫,那这病能治吗?在新加坡的时候,医生说她肾功能已经受损了,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
“能治!”方言拿起处方笺,顿了顿说道:
“你这个情况比较急,得先把水排出来,不然腹水和浮肿会继续压迫内脏,加重肾功能损伤。我用‘五苓散’打底,这是《伤寒论》里的经典利水方,专门针对水湿内停导致的水肿、小便不利。”
患者和家属纷纷点头,虽然不懂这个方子,但是他们听明白了方言接下来要做的事儿,排水消肿。
方言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写起方子来。
这个方子其实很经典。
猪苓12g、茯苓20g、白术15g,这三味药能从不同角度利水,猪苓通利水道,茯苓健脾利水,白术燥湿健脾,三药合用,既能排水又能护脾,避免利水伤正;泽泻15g,增强利水效果,把下焦的湿浊通过小便排出去;桂枝6g,温阳化气,帮着打通水湿运行的通道,不然光排水,体内的‘气’推动不动,水湿还会反复。”
写完五苓散的基础方,方言考虑下,又加了10g黄芪补气,气能行水,帮着推动湿浊排出;再加3g丹参活血,她这个长期水肿容易导致血瘀,丹参能通血脉,让水湿排得更顺畅;另外针对口腔溃疡和湿热,方言又加5g金银花清热解毒,既不损伤脾胃,又能缓解黏膜炎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