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黄酒冲服。我们正在建立配伍禁忌库,后续联合药理所开展相互作用筛查,整理好的数据会向所有推广单位公开。”
最后,他看向全场西医代表:
“机制研究需要时间,但患者等不起。协和愿公开张福的全部治疗档案供各位分析。就像李部长所说,医学的进步,始于对生命的敬畏而非完美的理论。这个方子或许还不完美,但它能救人命。在座各位若愿共同完善它,才是医学真正的进步!”
西医代表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把目光投向其他人。
这时候另外一家医院的西医代表站起来,说道:
“方主任,您说的‘疗效优先’我们认同,张福的病例也确实有说服力,但作为药理研究人员,我还是得把顾虑说透,如果不清楚分子机制,我们连‘不良反应预警’都没法精准设计。比如蟅虫的提取物里,是否有影响肝酶代谢的成分?要是患者同时在吃降脂药、降糖药,会不会引发血药浓度异常?这些不是‘等得起’的问题,是用药安全的底线。”
他身后的一家西医院的急诊科主任也补充道:
“我们急诊每天要面对各种合并症患者,如果遇到个狂犬病发作的老人,还同时有心衰和肾衰。按‘三级量化原则’,老人剂量要减三成,但减完之后,药效会不会不够?要是毒没排出去,反而加重了器官负担,这个责任谁来担?经验能覆盖大部分情况,但极端病例的风险,必须靠科学数据兜底。”
“虽然我这个是假设,但是这个情况不是没可能发生的。我们不是要‘完美理论’,但至少要知道‘风险点在哪’。”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道:
“对啊,这事儿要是出了问题,应该怎么办?”
方言接过话筒,目光扫过提问的西医代表:
“各位的顾虑正是推广的关键,我们需要更多数据完善规范!但请允许我分三点回应。”
“第一,机制研究已在路上。蟅虫抗病毒成分的分离鉴定、大黄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等课题,已列入中医研究院重点攻关计划。三个月内会有阶段性报告向各医院通报。”
“第二,风险控制有章可循,就像沈大夫治怀胎四月的患者,大黄从二两减至半两,加阿胶护胎,全程监测胎动。这种‘重护慎攻’的思路,完全适用于合并心肾衰竭的老人,我们已制定‘攻补平衡量表’,会后即刻分享!”
“第三,责任归属本质是医者担当!当市二院和防疫站对张福说‘回家准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