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都让整个环境显得粗粝、冷冽而略带压抑,生动在他面前展现了这个年代北方工业城市的风貌。
等到了市区后,天色完全的暗了下来,他们也和张毅的车队分开,来到这边卫生部门的招待所,今天晚上在这里休息一晚上,明天方言他们就坐安排好的火车去灵石县。
大概还有一百五十多公里,距离也不算短。
晚饭是萧汉玺在部门内部食堂招待的。
方言他们先到了住宿的地方放好了行李,就被带到了这边食堂。
内部食堂是红砖砌成的平房,走进去能看到里面摆着十几张木质方桌,桌面擦得发亮,墙角的煤炉子烧得正旺,暖气管子泛着热气。
碗筷是统一的白瓷碗和竹筷,摆得整整齐齐,墙上贴着“爱惜粮食,杜绝浪费”的红漆标语。
这会儿已经过了饭点了,但是食堂里面还是有不少部门的人员在这里等着方言他们,方言看了下起码两桌人。
菜是提前备好的,一上桌就冒着热气。
方言一行人刚进门,这边卫生部门的干部们就纷纷起身打招呼,热情得很毕竟是京城来的专家,又是萧汉玺亲自招待,大家都透着重视。
萧汉玺也给方言介绍了一下这边的卫生部门的人,别说,还真是有不少方言听过的人名,这时候方言发现个点,山西这边的卫生部门中医出身的人员还真是不少。
这可给方言来了个惊喜,这说明这地方的中医环境好啊!
中医的话语权更大。
接下来就坐下来吃饭了。
前世,某楚姓电视剧人物曾经说过:“山西菜不入流,上不得台面。”
还有人说山西菜上什么台面?上来的都是面!
但是今天这一桌的伙食看起来还是不错的,有烩菜,过油肉,酸辣白菜,酱醋鱼,虾酱豆腐,粘片子,炒恶,古雷菜,呛碗托,拌凉粉,炒凉粉,卷子烩豆腐……
其中值得一提的几道菜有过油肉,粘片子和炒恶。
过油肉作为山西硬菜,色泽金黄油亮,里脊肉裹着薄淀粉过油,搭配木耳、蒜苗段翻炒,咸香中透着醋酸,解腻又提鲜,肉质外软里嫩,一看就是老师傅的手艺。
1978年猪肉供应不算充裕,这道菜一上桌,就知道是最高规格的招待。
粘片子是把玉米面、白面混合,擀成薄饼切成菱形,煮在菜汤里,吸饱了汤汁的粘片子筋道入味,既有主食的饱腹感,又有菜的香味,是山西农村的特色吃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