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对时间需要精准了解与控制的一般是贵族、法师、富商等上层人士的特点,他们尊贵,他们的时间也“尊贵”,才需要得到精确的把控。
但正也因为是上层人士,他们买得起怀表,无需通过公共报时钟获取精确时间。
这种情况与大背景下,一座城镇设立多座钟楼就成了件吃力不讨好之事。
所以,艾莎一开始完全无法理解,为何高德要如此“大兴土木”:
北境可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所有钟楼的核心部件,都是花费大价钱从外界采购而来的。
高德可以说是投入了与其当前财力不相称的巨大资源,才在包括学校在内的关键区域建立起这座钟楼网络。
这按照她的想法,无异于一种奢侈的偏执。
不过出于对高德眼光与能力的信任甚至是“崇拜”,艾莎还是带着这种疑惑坚定不移地执行高德的命令。
高德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此举的目的:
北境要走的路不一样,是类似于“工业化”的路线。
效率对于工业化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个前提下,精准的时间观念是提高效率的利器。
而培养时间观念最好的地方,就是学校。
学校里的钟楼,不只是个计时工具,更是在教孩子们秩序。
每天早上八时,钟声响起,学生们必须准时到校。
每隔一小时,钟声响起一次,这是下课铃,学生们可以休息十分钟。
当钟声再次响起时,代表是上课铃,学生们必须立刻回到座位上,安静下来,进行新的一节课程。
下午五时,钟声宣告放学。
这种日复一日的准时训练,会让学生们长大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养成高效的习惯。
而且,钟楼的钟声能覆盖整个学校及周边区域,慢慢形成整个城市的时间秩序。
现在的付出看似巨大,但未来收获的,是一个高效、有序、能快速发展的社会,这将是十倍,百倍的回报。
对于高德的说法与观点,艾莎也有些似懂非懂。
因为这个观念实在太新颖了。
从来没有贵族或者统治者会认为子民需要形成时间秩序。
但这就是北境!
北境上出现的事物,往往都是在其它地方见不到的。
所以艾莎心中不再存疑,只是充满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