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她渐渐是体会到了其中的必要性与好处。
像是以前处理新住民和原住民的矛盾,他们治安警员只能用“武力”强行劝和,骂一顿然后警告不许再闹。
可往往过不了两天,同样的矛盾就会再次爆发。
而现在,警员们会根据治安条例详细划分矛盾双方的责任,给出处理方案,并写下详细记录,让双方签字画押,后面谁反悔就拿记录说话。
这样矛盾解决后,就基本不会再复发。
抓盗贼或者抓可疑人物时的变化更为明显。
以前警员只能模糊不清地给出“高个子,穿黑衣服”这些没有太多实际用处的信息。
而现在,则是能准确报出特征:“高约一米八,方圆脸往东边居住区窜逃。”
再将这些特征,传给各个巡逻点,警员按照特征行动,往往很快就能抓到人。
最让凯特琳惊喜的,是治安管理效率的提升。
以前到了周底、月底统计案件时,全靠老警员凭记忆回忆:“这周好像丢了四次东西,打架的有两次”。
数据模糊不清,根本没法针对性调整警力。
现在,每个警员每天都会写巡逻记录,详细记录当天巡逻区域的情况。
将这些记录汇总后,凯特琳只需翻开卷宗,就能清晰看到哪些区域治安问题多:比如北冰湖纠纷多,就多派两名警员定点调解;西工坊附近可疑人员多,就增加夜间巡逻次数。
这样一来,治安效率比以前高出何止一倍?
相比高德还没来的时候,菲尼克斯如今的总人口数量翻了已经快两番。
人口不断涌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治安压力也随之剧增。
故而治安局也从刚开始五十个“编制”的小部门,发展到现在超过千人且还在不断招人的大单位。
不过大部分的岗位都是“巡逻警员”,按照高德前世的话来说,就是“辅警”,没有正式“编制”,主要负责日常巡逻、维持秩序、协助正式警员处理简单案件。
但即使有如此多的外来人口,菲尼克斯还是一直处于缺人状态。
不只是人才,就连基础的劳动力其实都是紧缺的。
原因也很简单,菲尼克斯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
惊人的发展速度下,带来的是海量的岗位需求。
建设道路要人,农场开垦要人,房子修建也要人.
基建最为热火朝天的时候,也是经济最具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