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清下面小路和大路的树躲好,轮流盯着。看到任何动静,人影或者烟尘,立刻跑回来报信,不要犹豫,也不要出声喊。”他强调了隐蔽和速度的重要性。
两个少年紧张又兴奋,用力点头。
接着,他指派另外三个相对健壮的男人,跟着张凉:“张兄,劳你带他们,按我们昨晚说的,在那几条小径的紧要处,布置绊索和响铃。再选一两处最窄的地方,挖些浅坑,里面插上削尖的硬木树枝,不用太深,能让马失蹄就行。”
张亮点头,点了三个人,拿起仅有的几件简陋工具——一把残破的锄头,两把柴刀,准备出发。
“剩下的几位婶婶、阿姐,”胡汉看向那几位妇人,“劳烦你们在附近安全的地方,多搜寻些能吃的野菜、块茎,注意辨认,只采认识的。还有,找找看有没有这种藤蔓,要结实有韧性的。”他拿起昨晚准备好的一截样本给大家看。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求生的欲望压过了恐惧和疲惫,人群很快动了起来。张凉深深看了胡汉一眼,带着人钻入了林子。胡汉则拿起那把缺口不少的柴刀,开始砍伐一些合适的树枝和竹子,他需要制作一些更具体的示范。
日头渐高,林间忙碌起来。胡汉先是指导留下的妇人如何更有效地挖掘一种富含淀粉的植物块根,并亲自示范如何用柔韧的藤蔓编织更结实的绳索和网兜,用于后续可能的捕猎或物资搬运。他的动作不算熟练,但那清晰的思路和不同于寻常农人的方法,让妇人们渐渐放下了最初的陌生感,开始认真模仿学习。
接近正午时,张凉带着人回来了,他们成功地设置了三处绊索响铃和两处伪装过的陷马坑。张凉的脸上带着一丝疲色,但眼神却比之前亮了些:“按你说的弄好了,位置都选在拐角和上坡的地方,不容易被发现。”
胡汉点点头,拿出自己用硬木和藤蔓制作的一个简易装置——一个利用树枝弹力和藤蔓缠绕的套索,虽然粗糙,但原理清晰。“张兄请看,若是能将这类机关布置在野兽经常经过的路径上,或许能有所收获。”
张凉拿起那个套索,仔细端详,用手指拨动机关的触发点,眼中闪过惊异。他是猎户出身,自然能看出这简陋装置中蕴含的巧妙思路,远比他们常用的普通陷阱要精细。“这……胡郎君真是心思灵巧。”
“只是些取巧的办法。”胡汉谦逊了一句,随即正色道,“张兄,预警和陷阱只是权宜之计。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新的落脚点。这里目标太明显,且资源有限。”
“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