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提出了一个人选,那就是拍摄《少林寺》的导演张鑫炎。张鑫炎是香江长城电影的导演,长城电影则是左派导演公司,亲大陆,跟邵氏电影在香江唱对手戏,可惜目前一众香江的左派电影公司式微。
“北影厂将剧本递过去让对方看看,另外咱们内地也要加大导演的培养力度,争取电影厂能自己接剧本,自己拍摄。”夏言拍了拍桌子。
离开电影局,汪阳准备跟导演张鑫炎进行联络:“一民,我相信张导看到剧本后,一定会愿意的。”
刘一民又跟汪阳低语几句,两人在电影局门口分开。
燕大,刘一民回到燕大上课的时候,燕大新生典礼已经过了。无数的新生参加新生典礼时因为没看到刘一民,还在三角地贴大字报表达心里面的遗憾。
中文系今年很热闹,分数线全国最高,不仅如此,还有十几名学生通过考核转系转到了燕大。
刘一民上完课后,回到了文研所。如今文研所里面的人数更多了,刘一民觉得对国内高校教师的培训时间实在是太短,于是决定延长一年。
李良荣成功延长了半年的学习时间,与此同时,屋子里坐着的还有复旦大学推荐来的年轻教师梁永安、华中师范推荐来的戴建业、武大推荐的易众天、刘一民特意从政法大学要来的海子,以及另外三名郑大和河大的年轻教师。
郑大推荐的讲师里有唯一一位女讲师,叫高代青,跟戴建业几人差不多,都是搞传统文学的。
刘一民环视了一圈,笑着说道:“第一次在这间办公室里面见这么多人。”
听到刘一民的话,屋子里的众人松了一口气,齐齐鼓掌喊“所长”。
“认识一下吧,大家不要紧张,这里跟在你们学校一样。咱们文研所吃住全包,还发补贴,你们学校照常发工资,你们的生活不用发愁,但要在这里好好培训。”
从今年开始,文研所的年轻教师培训更加规范了。吴组缃等文研所的老教授,开始针对性的跟他们讲课,既讲课,也带着他们做研究。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考核表,推荐来的讲师最后都要拿着一张考核表回去,上面写着刘一民对他们的评价。
刘一民让闫真找了一间单独的会议室,给他们开了一个见面会。
“你们之间都互相认识了吧?”刘一民看向几人。
戴建业龇着牙笑道:“认识了,第一天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
“你叫什么名字?”
“所长,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