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走到主席台中央,他身后的塔河干渠护坡在骄阳下泛着青灰色光泽,台下数千名指战员和各族群众整齐端坐,远处的胡杨林在热浪中摇曳。
“同志们!“林师长突然提高音量,声如洪钟,“刚才司令员和部长的讲话,字字千钧!“他转身指向干渠护坡,“大家看这护坡——每一块石头都经过三遍敲击检验!
林师长抬手示意安静,展开手中的图纸,继续说道:“大家看这个生态补水口设计,不仅能调节下游胡杨林的生态用水,还能在汛期分流洪水,防止渠道淤塞——这正是部长强调的‘天人合一’治水理念!“一阵狂风卷着黄沙掠过会场,主席台的彩旗猎猎作响。林师长岿然不动,继续说道:“敌人亡我之心不死!昨夜的爆炸案再次证明,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焦黑的铁皮,“这是敌特拉响的雷管残骸,同志们,大刘同志用身体挡住了爆炸冲击波,他的鲜血染红了这 127公里干渠!“
台下瞬间肃静,数百双眼睛紧紧盯着那块铁皮。
“但是敌人打错了算盘!“林师长突然振臂高呼,“我们的联防队已经在全线设立了 32个哨卡!
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夹杂着维吾尔族老乡的“亚克西“欢呼声。林师长转身看向张志成,“接下来,请塔河营地副指挥长,技术总负责人,张志成同志汇报工程情况!”
站在主席台上,张志成黝黑的面庞刻满风霜,粗糙的双手紧握报告,目光如炬地扫视台下。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坚定:“尊敬的林师长、水利部部长、兵团司令员,各位领导、战友们!今天,我们在这片曾经荒芜的戈壁滩上,向党和人民汇报我们工程的阶段性胜利!“
声音微微颤抖,不是出于紧张,而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同志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年降水量仅有3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480毫米,是真正的‘滴水贵如油’。
停顿片刻,似是为了让这组数字深深印入每个人的脑海。
“当年,1300多名十八团指战员用坎土曼、铁锹、十字镐,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挖出了这条66公里的引水渠。没有机械,他们肩挑背扛;没有住处,就挖地窝子。没有水喝,就用大车到几十里外驮水。台下年长的建设者们频频点头,眼中泛起泪光。他们中不少人正是当年那场“人定胜天“战斗的亲历者。张志成的声音低沉下来:“农一师工程大队的老沈班长曾告诉我,龙口段土质坚硬如铁,一镐下去只能凿出个白点。战士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