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磨出血泡,粗布鞋磨破了露出脚趾,却没人喊苦喊累。因为他们知道,这条渠关系着千万亩良田,关系着边疆各族群众的温饱!”
“去年春天,我们接到任务时,面临的困难不比当年小。“张志成话锋一转,开始详细汇报工程建设情况。“运输是第一道难关。“张志成回忆道,“大型机械设备根本进不来,我们只能靠人拉肩扛。记得运石灰石的时候遇上沙尘暴,在没膝的沙地里一走就是十几里路。“
讲到渠道挖掘时,张志成特意提到了维吾尔族老乡艾克拜江和阿米尔贡献:“是这两位阿达西教我们用红柳枝编成‘井’字形护坡,再糊上粘土,解决了沙质渠岸坍塌的难题。这种土办法比钢筋水泥还管用,成本却不到十分之一!这就是民族团结的力量,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汇报接近尾声,张志成的声音越发铿锵有力:“同志们,这项工程的成功,归功于党的英明领导,归功于兵团‘不与民争利’的崇高精神,归功于每一位建设者的无私奉献!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双赢!”
最后,他举起右拳,带领全场高呼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这十六个字在戈壁滩上久久回荡,如同新时代的进军号角。
张志成汇报结束后,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水利部部长起身与他紧紧握手。
林师长快步登上讲台,清脆的嗓音瞬间盖过了台下的声浪:“全体肃静!现在进行大会的下一项议程——水利部专家讲解节水灌溉技术!有请水利部陈工程师!”
陈工程师带着一股书卷气快步上台,摘下眼镜擦了擦,声音不高却透着股沉稳劲儿:“同志们,咱这节水灌溉技术,说白了就是要把每一滴水都用到刀刃上!在吐鲁番试点的时候,葡萄地里埋上指头粗细的滴水管,水直接输送到葡萄根儿旁,蒸发浪费少了九成!这技术要是铺开,南疆这寸土寸金的水,能浇出双倍的粮!”
台下不少老兵交头接耳起来,刘工程师眼疾手快拍了拍桌子:“我知道大伙儿要问,这技术难不难?咱兵团战士能学会不?我跟大伙儿讲,去年在石河子推广时,识字班的女战士们硬是用竹签子在戈壁滩上扎出上万个滴水孔!咱兵团人,只要想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水利部部长听了拊掌大笑:“好!这就是咱兵团的作风!现在我宣布,水利部无偿提供设备和技术手册,各师以及兵团直属工程单位选派精干力量参加培训班!我们要让塔里木盆地开满节水灌溉的‘科技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