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这意味着他完全有能力和顶尖选手掰掰手腕。”
“而且到了30岁之后,每一年的状态都会有很大的浮动,对于运动员来说也应该珍惜最后的巅峰。”刘祥更多是作为运动员的角度来解说:“所以希望他可以在这一次比赛中竭尽全力把握自己,不留遗憾。”
“再看其他选手:第2道加拿大的贾斯汀·华纳;第7道意大利的雅克·里帕雷利第8道克罗地亚的亚斯皮·鲍比。第1道韩国的金国英,这几位选手虽然实力稍逊,但也绝不能小觑,短跑比赛瞬息万变,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改变战局。”
“现在裁判示意选手们进入赛道!劳逸已经走到了第5道,红色战衣上的“CHINA”字样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他弯腰摸了摸赛道,感受着塑胶的弹性,随后戴上了号码布,动作从容不迫。
30岁的年纪,在短跑项目里已经不算年轻,但劳逸的大赛经验是他最大的财富,想当年自己进入二沙岛,从来没想过能跑到30岁。
本来以为大龄新秀是个开玩笑的说法,现在来看,他每坚持一年巅峰,都是为后面的选手打样。
因为这都是在告诉所有人。
即便是30岁之后。
我们也依然还有提升空间。
依然能保持状态。
而不像是以前欧美人说的那样,只要是爆发力的项目,亚洲人到了23岁之后就不行了。
所谓的23岁定律。
现在已经被全部打破。
现在他们又整了个30岁定律。
那自然也要打破。
有了这样的使命感。
劳逸训练起来也会更有动力。
毕竟虽然成绩好,但是想要在比赛里面冲击前面的名次还是不太可能。
而且他不像是张培猛,还能冲开9秒80的极限。
他已经感觉到了自己想要打开9秒80的速度之墙,十分困难。
既然如此。
有一个新的信念。
会更好的让他坚持下去。
“set——”裁判的指令响起。
8位选手迅速登上起跑器。
“观众朋友们,屏住呼吸。”
“劳逸的起跑姿态非常标准,身体重心压得很低,双臂弯曲贴于体侧,肘部夹角控制在最佳发力区间,指尖轻触地面,肌肉保持着紧绷的弹性,这是典型的“蓄势待发”姿态。”
他的眼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